冉氏商隊都是由冉氏和大明的精銳士兵偽裝的,武器都放在車上。等到車輛入城,有人故意損壞了兩輛車,因此堵塞住城門。

這時趁著城門的守兵沒有防備,明軍紛紛從車上拿起武器,向著唐軍殺來。

數百人的明軍,盡擁在城門處,其力量一時間竟然比唐軍還多。城門處的唐軍根本無法阻擋,很快城門便為明軍攻下。

這時一直在城門內外偽裝成百姓的明軍,也紛紛改頭換面,加入到戰鬥之中。

眼看偷門得手,這時明軍也發訊號給外圍的陳景宗。

一顆鳴鏑射上天空,上面帶的火藥包在空中燃盡、爆炸,散出一股白煙。

陳景宗看著那道有些絢爛的白煙,心中大喜,立刻指揮全部軍隊,向臨江城撲去。

唐軍的臨州刺史是趙弘智。趙弘智是河南新安人,祖父都是關隴將領出身。不過趙弘智此人,學通三禮、史記、漢書,乃是一個儒學大家,並未傳習祖、父之勇武。讓他治民可以,讓他打仗,那是難為他了。

不過因為臨州也算後方,主要負責通州、開州、夔州等地的糧食轉運,所以李淵便任命身為近臣的趙弘智為臨州刺史,負責李世民的後勤工作,算是替他看住李世民。

李淵給李世民八萬人馬,同時又用糧道卡住李世民的脖子。

不過李淵死後,他便徹底倒向了李世民,因此李世民西征討逆,仍留下趙弘智守臨州。

此時的戰場在夔州,趙弘智每日的工作重點便是催徵糧草,可沒想過會有明軍越過夔州,直接來到臨州。

因此聽到有明軍攻城,趙弘智當即就懵了。

城中不過兩千餘人,怎麼守城。

驚慌失措的趙弘智此時嚇破了膽,也不管什麼城池不城池的,當即讓人護著他突圍出城,至於臨州城, 他就不管了。

這年頭,並沒有明文的失地責任,逃了也不一定會被處置。

再說明軍已經打到臨州,那臨州以下的南浦州、夔州就不要想了。明軍大舉入川,憑他兩千人馬也擋不住對方,就是怪罪,也是夔州守軍的責任,怪不到自己身上。

趙弘智一逃,城中更是群龍無首,很快便為明軍攻陷。

至於趙弘智本人,運氣也不好,從西門出了城,本想著逃往渝州,沒想到一頭撞到了明軍負責包抄的部隊手中,成了俘虜。

陳景宗佔領臨州,按照原本的計劃,應該是固守城池,斷夔州之糧道。

可是當他聽說李世民竟然率部西進,去征討李建成,立刻知道這是一個好機會,於是乃留兵一部,守衛臨州,而他則率領主力部隊,沿江而下,攻打南浦州。

南浦州是夔州的側翼,也是夔州的後路,佔領南浦州,就相當於截斷了夔州唐軍的後路,數萬夔州唐軍,只得就此覆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