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縝密、周詳的計劃,也會有出差錯的時候,這一次,李世民就深深地懂得了這句話的道理。

對於突襲江陵,李世民自認為做了周密的部署,也做了充分的預設,可他還是沒有想到,志在必得的一仗,竟然被活生生打成了夾生飯。

剛開始的計劃很順利,李世民攻佔西門,引唐軍主力入城。

但很快計劃便出現了差錯。蕭銑的成功突圍,給了他當頭一棒。

李世民沒預料到蕭銑竟然連打都不打一下,直接選擇了突圍,這讓他很多的佈置都落了空。

一國之君,跑得比兔子還快,要不要點臉。

在李世民和蕭銑有限的幾次接觸中,李世民覺得蕭銑是個能力一般、好謀而無斷之輩,若不是恰逢其時,別說天子,五品官就是能力極限。

這樣的人,面對大亂,根本無力應付。

因此李世民將主戰場放在了城中,以奪城為重心,攻擊的重點都放在了各處的城門、城中的郡府、武庫、糧倉等要地。

雖然也提前佈置了雙士洛率部在東面阻擊,但只是一支偏師而已,也沒指望能發揮什麼作用。

他還以為蕭銑會在皇宮裡嚇得瑟瑟發抖。

等他知道蕭銑突圍後,立刻命令李道宗率領精銳騎兵追擊,但已經晚了一步,蕭銑已登船。雖然李道宗痛擊了梁軍後部,但根本無濟於事,還是讓蕭銑逃了。

而第二點李世民沒有預料到的,是梁軍的果決。果決的放棄外城,退守到內城之中,撤的乾淨利落,撤的毫不拖泥帶水。

李世民原計劃是徹底包圍江陵之後,再攻擊內城。

他還以為要在外城經歷一場巷戰,可誰料對方根本不跟他們糾纏,等到李世民發現其中的問題,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人退入了江陵內城之中。

李世民派人前去招降,這些人不僅不降,反而還殺了使者,以示決絕之意。

李世民沒有辦法,只得命人攻城。

不過這時候李世民還未對其放在心上,連蕭銑都逃了,這群梁軍群龍無首,擁有的不過是一些膽氣,但必然無序,一擊即潰。

可攻城之時,李世民才發現,城中的梁軍一點都不混亂,反而井然有序。而且因為蕭銑素來對領兵將領不信任,在內城之中又修了左藏和右藏,多置糧食和軍械武器,所以守軍裝備並不缺少。

而且城中的梁軍似乎發了瘋,眼看滾木不足,竟然扒起了宮殿。

唐軍第一次攻擊,被打的灰頭土臉。

李世民這時才從俘虜之中知道守城將領的身份。

對於蕭鏐這個幾乎很少出現在江陵政治舞臺上的蕭銑族叔,李世民並不瞭解,以前也沒有重視,但看其有章有據、精明果決的安排佈置,李世民不得不喟嘆,自己小瞧了天下人。

這時李世民不敢再輕視對方,開始按部就班地對江陵內城發起攻擊。

江陵城人口眾多,百姓的房屋都修建到內城的邊上。李世民讓人盡拆除這些房屋,閃出作戰的空間。

同時又命人在城外打造攻城器械,做足了長期圍困的準備。

第二日一早,江陵內城之戰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