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陽謀之策(第1/2頁)
章節報錯
次日一早,黃維揚便帶領五十騎為斥候,親自前往豫章城西面的屏障散原山進行偵查。
為了擔心此事不為楚軍所知,黃維揚還特意大張旗鼓,甚至連他的旗幟都打起來了。而且他還特意在營外轉了一圈,騎著馬往西去,就怕營外的楚軍斥候看不到他。
黃維揚這五十騎, 盡是精銳騎兵,而且還帶了闞稜、李文相、曹欽三個勐將護衛。就這眾人還嫌不夠,若不是黃維揚拒絕,一營騎兵也得拉出去。
而對於黃維揚來說,帶著五十騎偵查,稍顯張揚, 也能引得楚軍上鉤。真拉出一營騎兵,怕是楚軍就未必敢來了。
散原山呈東北——西南走向,全長約八十餘里。而整個山脈, 並不是那種孤零零的高山,而是群山相雜,各處空地遍佈村落,甚至還有多條河流和遍佈周圍大大小小的湖泊,地形極其複雜。
黃維揚帶著斥候部隊一路從北面進入散原山中,然後到了散原山東面的烏雲腦,等待楚軍的到來。
烏雲腦已經算是散原山的外側山麓,在一條大山谷的北側,離著豫章城不過十多里,以形似烏雲而得名。站在烏雲腦上,居高臨下,遠處的贛江和豫章城赫然在望。
黃維揚不清楚,若是按照原本歷史軌道的五十年後,他的正對面將會出現一個名傳千古的建築,同時誕生一篇偉大的名作——《滕王閣序》。
大抵以後不會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了, 即使有,講得也不會是滕王閣。
出擊之時在下午, 陳克敵專門選的這個時間。若黃維揚發生戰鬥,利在借夜色突圍。
到達烏雲腦後,闞稜、曹欽等人便在四面嚴密佈防監視,只有李文相守在黃維揚的身邊,寸步不離。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卻始終沒有楚軍的痕跡,年少的李文相有些焦急,便低聲問道:“大郎君,林士弘這個縮頭烏龜,到底會不會出來?”
黃維揚神色澹然,極目長眺。
“林士弘一定會來的。”
“可咱們在這等著,倒是顯得有些刻意了。”
李文相總覺得黃維揚和陳克敵的佈置實在太過於細緻,細緻到有些細節能讓人一眼看出虛假來。
這樣的條件下,楚軍難道真的這麼傻,敢於輕易出擊?
黃維揚也知道這一策有疏漏,其實定下這一計,設計的核心根本就不是誰比誰更聰明, 而是誰比誰更膽大。
實際上這就是一個陽謀。
此時豫章城危在旦夕, 黃維揚露出的這個破綻, 是林士弘唯一反敗為勝的機會, 難道他看出這個破綻有問題,就不敢再動了嗎?
隋軍用黃維揚的安危來賭林士弘的出兵,就看誰賭的大。
勝者贏得一切,負者滿盤皆輸。
所以平日裡做事極為穩妥的黃維揚,其實才真是一個賭徒。
甚至黃維揚希望林士弘看清楚這是個陷阱,明白利弊。那樣為求獲勝的林士弘才會動用城中最大的兵力來賭這一戰,隋軍的戰果才會最大。
就好像是林士弘知道這是黃維揚的陷阱,黃維揚知道林士弘知道這是陷阱,林士弘知道黃維揚知道了他已經知道這是個陷阱。
但就是義無反顧的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