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邙山大戰(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單雄信當初是瓦崗寨的二當家,算是以大股東的身份加入到瓦崗寨的。所以他和徐世績當初才有實力逼翟讓給李密讓位。
可李密當上瓦崗老大的地位後,單雄信的地位不升反降,遠不如新降的裴仁基等人。
而且當初李密誅殺翟讓之後,徐世勣被亂兵砍傷,單雄信向李密叩頭求饒,顏面大失。房彥藻以單雄信輕易屈就為由,勸李密殺了他,還是李密愛惜單雄信才能,才拒絕了這個建議。
但無論如何,雙方產生了極大的裂痕。
雖然之後李密對單雄信也很重用,但單雄信一直對其耿耿於懷。
所以從當初與王世充戰時,單雄信便不怎麼盡力。
尤其是之前的通濟渠之戰,李密苦戰,而單雄信的援軍近在咫尺,卻遲到了大半天,差點坑死李密。
可以說此戰之前,單雄信已經跟李密徹底的離心離德,只等一個機會,便會背叛對方。
只是這一次李密實在無人可用,關鍵時候,又不得不安排單雄信守偃師大營。畢竟單雄信手上萬餘瓦崗舊部,盡是精銳。
為了讓單雄信盡力,李密還封對方為濟陰郡公。(單雄信老家,單二哥不是山西人,是山東曹縣人)
不得不說,李密對於單雄信已經仁至義盡了。
可惜單雄信完全沒有體會到李密的好,或者說他不稀罕。
金墉城到偃師並不遠,差不多有四十里,隋軍一個強行軍便能趕到此地。
張鎮周留下蒙陳其在沿途設伏,又和常雲清分別攻打偃師城和偃師大營,使其首尾不能兼顧。
偃師城守軍不多,偃師大營倒是有單雄信一萬多人。
張鎮周引軍猛攻,很快便打的對方連連後退。到最後單雄信上萬人馬,屯於營中,並不與隋軍交戰。
張鎮周很快意識到單雄信這是在故意避戰。
按道理來說,單雄信部作為主力的牽制軍隊,只有打的越兇,才越能發揮自己的牽制作用。他倒好,不進反退,拿什麼來牽制隋軍。
不過這也省了張鎮周的事情。
雖然不知道單雄信的用意,但單雄信這邊動不了,隋軍便可從容攻打偃師城。偃師大營是依託偃師城存在的,城池一破,偃師大營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戰鬥又進行了差不多半個時辰,單雄信便讓副將黃君漢派人前往李密大營求援。
求援?
黃君漢有些一愣。雖然隋軍出現的比較突然,雖然偃師大營已經棄置了外圍的防線固守大營,雖然戰況有些焦灼,但此時此刻,三軍也沒必要向李密求援吧。
黃君漢看向單雄信,單雄信卻一言不發,轉過頭去。
單雄信不說,黃君漢也沒法問,只得依令而行。
可看著單雄信這個樣子,黃君漢的內心卻是充滿了疑問,這位單二哥(與翟讓結義排第二)到底要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