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平陽昭公主,不愧為一代女傑。

此時黃家軍既要掌控魯郡,又要平定琅琊郡,八千士兵便不夠了。不過天子尚在洛陽,黃氏在魯郡也不好大規模徵兵。

於是李鳳陽和黃青商量,秘密徵兵一萬,一分為二,一部作為民兵分守各城,這樣便將八千主力從守備任務中解放出來。而另一部直接詐稱盜匪,與各城盜匪四面合縱連橫,根據黃氏利益行動。

不得不說李鳳陽膽子大,人家是養寇自重,她倒還,自己裝作是寇了。

很快,一萬人馬被徵招起來。這些人不是黃氏的部曲、佃戶、佣奴,便是黃氏的子弟、親戚。整個部隊,從上到下,就是姓黃。

這五千偽裝成盜匪的黃氏部曲,便由黃明儀詐稱“蓋地虎”的匪號指揮,南下滕縣、昌慮一帶阻擋彭城賊盧公暹等人。

老十黃明儀,留在鄒山的明字輩中,除了讀書人老九黃明瑜,他是年紀最大的了。

魯郡官軍一眾部隊,整理了整整一個冬天,人馬俱是躍躍欲試,整裝待發。到了開春,黃青和李鳳陽二人開始準備剿匪。

魯郡十縣,人口最充沛的時候有十二三萬戶。黃家經營守衛的好,郡內亂事較小,整個郡內人口亦不下十萬戶。

魯郡整體上是南北略長,呈東北——西南走向。其中南面的瑕丘、鄒山、任城三縣,瑕丘是郡治,任城是封地,鄒山是祖地,俱是黃氏的核心地區,故三地牢牢地掌握在黃氏手中。

北面的曲阜、泗水、龔丘(今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梁父四縣因為離得郡治近,也盡數在手。

只有汶水(今山東大汶河)北岸的博城(治今泰安市泰山區邱家店鎮後舊縣村)、嬴縣(今山東省萊城區西北)二縣在大盜徐師仁手中,而西面的平陸縣則在徐圓朗手中。

這時先打誰,諸將各有不同意見。不過大多數建議先向西攻打徐圓朗,畢竟徐圓朗所部離著瑕丘最近。

可李鳳陽卻是建議先打北面的徐師仁。

徐師仁控制著博城、嬴縣和琅琊郡的新泰、東安(治今山東省沂源縣蓋冶村)四縣,孤懸在北,周圍並無臂助,易於殲滅。而平定徐師仁之後,魯郡主力便可依託泰山天險,向南而擊,無慮北方。

不過徐師仁所部離著瑕丘較遠,眾人擔心若北征其部,周圍的勢力會趁機來襲。

最後還是黃青力排眾議,支援了李鳳陽北上的建議。

此戰為求速戰速決,魯郡八千主力,盡數北上。

徐師仁屯兵四城,地盤不大,卻大肆招募壯丁,補充為軍隊,整個博城四縣,竟然有接近四萬人馬,是魯郡兵力的五倍之多。

魯郡兵大舉北上,正對著的便是汶水北面的博城。

徐師仁聞官軍來襲,大吃一驚,於是親在博城囤積重兵,設數十座軍營嚴陣以待。又令大將費歆鎮守新泰,陳邑鎮守嬴縣,以為策應。

徐師仁本來將主戰場設到博城,誰知李鳳陽不過是虛晃一槍。黃青率部分軍隊,大張旗鼓地往博城趕,而李鳳陽則率精銳從小路晝夜兼程,直襲新泰。

新泰果然不備,為隋軍擊破。

李鳳陽又急速趕往嬴縣。

當日在新泰的時候,官軍本可以包圍新泰,全殲守敵。但李鳳陽故意露出一角,放守軍北逃。

李鳳陽很清楚,若對方是強兵,此計肯定不可,但各處守軍,除了少部分以外,多是普通百姓,乃抽拉之兵,混個人數。這些部隊聽聞新泰兵敗的訊息,必然人心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