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漠北風雲(十)識破(第1/2頁)
章節報錯
眾人既平北面兩個萬騎,又將目標放在南面。
實際上整個東突厥內部,超過一半的兵力,是控制在義成公主手上的。尤其是當初的雁門之變,東整個突厥軍隊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只有義成公主所部四個萬騎,不僅毫無損失,還增強了實力。
義成公主母子雖然控制著突厥牙帳,但其老巢實際一直是南床山的比干城。
從突厥牙帳往南,直到南床山的地方。這一帶是後世的蒙古大戈壁,世界上最荒涼的地方之一。可此時此地卻是有漢匈奴河(蒙古國拜德拉格河)、兔園水(漢姑且水,今蒙古國翁金河)、漢龍勒水(今蒙古國南幹河)、渾義河(漢蒲奴水)、大澤(廣澤)、地弗池(今蒙古國本察干湖)等河流湖泊,水草茂盛,又遠離漠南、漠北主戰區,是一片優渥的草場。
義成公主北上突厥牙帳之後,也不願放棄此地,遂留心腹大將楊禕和高延寵二人留守。
楊禕是義成公主的家奴出身,乃是其心腹侍女宜芳的弟弟,從小在其身邊為侍者;而高延寵則是留在義成公主軍中僅有的幾個豐州出身的將領。
當時黃明遠將豐州軍從義成公主身邊抽走時,只有像高延寵這樣的小官自願留下了幾個。
此時楊禕駐守在比干城,而高延寵在駐守在木末城(今蒙古國翁金河西)。
比干城靠近陰山,而木末城則向北離著牙帳有三百里。
接到義成公主的北上平賊的命令之後,高延寵不敢耽擱,立刻率領其部主力,便一路北上。
高延寵也想有些疑惑,牙帳有一萬五六千騎,幾乎沒有敵手,得是發生什麼樣的動亂,公主才不得不調他北上。
高延寵越想越擔憂,便派人前往牙帳,問詢戰情。
而高延寵所部,一路北上,到達了爐斤山。
爐斤山便是突厥牙帳最南邊的門戶,當初黃明遠北伐草原就曾在此和突厥人血戰。
此時眼看派往牙帳的人還沒有回來,高延寵心中生出幾分狐疑。
而且更令高延寵心生不安的是,爐斤山和身後的木燭嶺,架著頞根河,構成一道三重防禦的天險。自義成公主北上之後,便在此地修了前後兩座城堡,又在爐斤山上修了一座城寨,三處互相配合,以為關卡,防禦整個牙帳的南大門。
即使牙帳再混亂,整個爐斤山——木燭嶺防線,也不應該空無一人。
面對重重不合理,高延寵內心已經生出幾分警惕來。
於是高延寵乃分出一部為斥候前出,四面偵察;又分出一部,留守爐斤山和木燭嶺,以守衛後路。
爐斤山——木燭嶺防線的工事都是現成的。
而高延寵則踏上向北的路。
過了木燭嶺,突厥牙帳已經沒多遠了。
突厥牙帳是有城牆的營寨,雖然不高,但遠遠望去,這一片土牆,也頗為壯觀。
此時牙帳又派人前來,言公主有令,命高延寵率領軍中將領趕往牙帳面見。
不是帶著軍隊,是帶著將領。
很多時候,人一旦生了疑,就會將一些細枝末節給無限放大,而高延寵便是如此。他此番北上,總覺得不對勁,自是對這個命令感到不解。
既然牙帳生亂,該是讓他提兵北上才對,如何能單獨朝覲。而且既然是十萬火急的北上,既無作戰命令,也無作戰方略,倒像是為了讓自己北上而北上的。
高延寵心中一跳,難道是公主有意奪自己的兵權,擺了一場鴻門宴。
想想高延寵便否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