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註定會寫入歷史的戰役。

戰場之上,隋軍的騎兵最先發起攻擊。如之前一般,隋軍騎兵分散成鬆散陣型,發起衝鋒。

隋軍騎兵衝鋒一般是兩種陣型。面對騎兵,則是牆式衝鋒,以硬對硬;面對步兵,則是鬆散衝擊,避免遭受弩兵打擊。

隋軍騎兵衝鋒到百步左右的距離,對面的唐軍開始進行射擊。不過隋軍騎兵可不是那些遊牧民族可比,他們身披重甲,就連戰馬前部也掛上了皮製的擋甲。而且百步的距離,非神箭手,其實傷不得人。

於是隋軍雖有零散的傷亡,但影響並不大。

唐軍射出一箭,趕緊射第二箭。弓箭還方便一些,弩箭更換更麻煩。於是弓箭射了三箭,弩箭只射了兩箭,騎兵已經衝到臉前。

這個數量,已經算是精銳。

隋軍騎兵衝過箭雨,離著對面的唐軍不到二十步,這時眾人已經從背上抽出短矛,然後向著對面的唐軍擲去。

在高速的馬上射擊很困難,但投擲就容易多了。

而且短矛遠比鋒利,藉著戰馬的速度,這一下就是扎破盾牌也是有可能的。要是扎到人身上,甚至能如串糖葫蘆一般連中數人。

果然,一波短矛雨,立刻就給對面的唐軍造成了傷亡,至於射擊更是不成了。

隋軍投擲完一波短矛,也不投第二波,直接將手中的長矛平端上去,將所有的衝擊力量盡用到長矛上。

這些人為了加快速度,不停地猛夾馬腹,讓戰馬保持高度興奮狀態。

很快一人一馬便便狠狠地撞到了前面的大盾上,當然最先撞上的還是長矛。

疾馳的奔馬,鋒利的長矛,簡直如一支劃破天空的利箭。這一下狠狠地撞上去,幾乎是山崩海嘯的威力,有的長矛直接就折了。

而騎士更是收不上手,甚至有人直接撞到盾牌上,人馬俱撞到粉骨碎身。

但對面的唐軍也沒得好。

大多數的盾牌直接被長矛刺穿,少部分被戰馬撞開。騎兵第一波威勢,直接將大陣最堅固的外殼撞個粉碎。

隋軍騎兵是前赴後繼的,前面的開啟道路,後面的騎兵接著從缺口處往裡突。

幾乎是轉眼之間,便有前排的唐軍被殺死。

即使唐軍緊握著長矛,狠狠地對準了對方。

盾牌之後,便是矛陣。

這是步兵大陣最核心的力量,也是步兵大陣最主要的力量。

隋軍的騎兵戰鬥力太強了,尤其是右屯衛,這是一支殺穿了整個高句麗戰場的部隊,而在整個河北、河東之戰時,更是作為第二主力,單獨征戰一個戰場。

所以即使唐軍將步陣守的再嚴密,也無法擋住他們的衝鋒。

很快,唐軍的前沿陣地,便不同程度的受到打擊,前沿陣地開始出現混亂。

眼看唐軍就要擋不住隋軍的騎兵。

這時李叔良終於決定拉開前軍,準備亮出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