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噩耗連連(第2/2頁)
章節報錯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李淵還沒從永豐倉之敗的事情中緩過來,龍門之戰的敗績,又傳到李淵的耳朵裡。
一場又一場的打擊,瞬間讓李淵蒼老了十多歲。
這個時空的李淵,再也沒有心情愉快地造人了。或許這是人民之幸,畢竟李淵後來生的這些子女,李元昌、李鳳、李元嬰、房陵公主、丹陽公主、安定公主等等,都是人渣、蕩婦。整個唐朝宗室之中,沒幾個好人,就是從這群人開始的。
一個龍門關,還要不了李淵的命。可其中引申的含義,就真要命了。永豐倉之戰,還能說明是河北隋軍打的防守反擊,而龍門之戰,就是隋軍主動進攻出擊了。
先是永豐倉,再是龍門,這難道意味著隋軍要大舉進攻關中了。
李淵有些不明白,黃明遠不是病入膏肓,整個河北也已經亂作一團了嗎?隋軍怎麼敢?隋軍怎麼敢啊?
西秦這隻惡狼,尚未擊退,又來了黃明遠這隻猛虎。關中形勢,已危如累卵矣。
李淵第一次感覺,天命真的不在自己這裡。
否則,老天怎麼不庇佑自己了。
李淵很清楚,龍門既失,與之一線的蒲津關恐將不保。隋軍接下來,目標就是同州。
同州南望渭南,西連渭北。其地若失,無論是渭北的李神通還是渭南的李建成,都將完全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所以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增援同州。
這次增援主帥的人選,李淵第一時間便想到還在府上戴罪的李世民。
雖說李世民在淺水原打了敗仗,但李淵很清楚,此戰的責任並不完全在次子身上。面對薛舉,李世民應對的已經很出色了,可惜時運不在自己這邊。
以李世民為主帥,無論是能力還是忠誠度,李淵都很放心。
可惜李淵有些一廂情願了。
李淵剛跟幾個重臣一提此事,竇威便站出來反對。
李世民剛剛打了敗仗,再引大軍出戰,必然人心浮動,軍心不符。一旦再敗,後果難以預料。不能因為李世民的身份,就一再亂命。
其他幾人,也不太看好李世民。
沒有戰功的李世民,什麼也不是。
而且李世民因為在黃明遠身邊多時,受黃明遠影響很重。總認為關中應該向河北那樣進行徹底的改革,才能煥發生機。
這當然會引得關隴貴族的不滿。
所以李世民是個徹徹底底的異端,要不是因為他是李淵的兒子,早就被人給弄死了。
看到這場面,李淵和李世民的心同時涼了半截。
李世民是哀嘆自己少了一個領兵出征復起的機會,而李淵則是嘆息,若是不用李世民,還有誰可用。
這支部隊,交給別人李淵不放心,交給自己人,可沒人合適。
李淵有些發愁,實在不行,只得從藍田將堂弟李孝基給調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