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竇賢以巡查為由,離開軍營沒多久,訊息便被報到宇文協這裡。宇文協一邊派人追捕,一邊上報給楊廣。

楊廣聽了勃然大怒,竇賢也算個老臣了。他自問對竇賢不錯,沒有因為李淵的事情牽連到他,到頭來竇賢就是這麼對他的。

於是楊廣立刻下令宇文成都率領精騎追擊,務必生擒竇賢。

也是竇賢倒黴,對地形不熟,被循著其逃跑蹤跡的宇文成都追上。雙方一場混戰,竇賢被宇文成都生俘。

楊廣也是對竇賢恨惱了,下令將竇賢拉到北營之中,綁在旗杆上,命軍中士兵射殺。還令眾人將竇賢的肉割下來吃掉。

不少人看了不忍,便為竇賢求情,為楊廣嚴厲斥責。

“竇賢之罪,天地所不容,人神所同忿。若同常刑,賊臣逆子何以懲肅?”

楊廣準備用竇賢的腦袋來以儆效尤。

所以他仍然不解恨,命人將竇賢的屍骨收集起來,焚燒之後撒個乾淨。

楊廣的雷霆手段讓三軍震恐,但也讓眾人感到憤怒。他們就是想要回家,為什麼天子非得阻攔。

所以竇賢雖死,逃亡之風仍沒法阻擋。

楊廣見此,實在沒有辦法。

這時一直不怎麼出面的裴矩建議楊廣,禁軍將士思家,才會紛紛逃亡,不若將江都寡婦和未嫁女子配給士卒,讓他們在江都成家,同時分給他們土地。有了家便有了牽掛,這些人便不會逃亡了。

楊廣大喜,乃從之。

其實這兩年裴矩越發淡出朝堂。

一方面裴氏家族實在太顯赫,一門雙相,又有黃明遠這個女婿,想不讓人忌憚都困難。而他主動隱退,將家族資源都用到裴蘊身上,也不會影響家族地位。

另一面楊廣的所作所為讓他著實害怕,裴矩久經宦海,比狐狸還精明,見風使舵的本事更是天下無雙,光是佐楊廣為帝和選黃明遠為女婿兩件事就能吹噓一輩子了。大隋江山風雨飄搖,處在風暴之中,若是再不低調蟄伏,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就像虞世基,裴矩打心眼裡瞧不起,這種人看著風光,但絕不會善終。

裴矩此次出言,並不是為了幫著楊廣解決士兵逃亡的問題。而是因為楊廣強力鎮壓,很容易使得禁軍生亂。他提前示恩于禁軍,也是為了保全自身。

果然一眾禁軍將士聽說裴矩向天子的建議之後,皆對其感恩戴德。

不過這個建議,治標不治本,甚至連標都不怎麼治理。主要是江都哪有那麼多寡婦和未嫁女子,官府強拉郎配,不過是激化民間的矛盾。

而且更大的問題在於江都根本無地可授。

周邊的莊園,都是官員、大族的土地,哪有能分給士兵的。於是朝廷的政策下達之後,根本沒有實施的條件。

於是真正能娶到老婆,分到土地的官兵,可謂是鳳毛麟角。

可禁軍將士不這麼看,他們只認為天子和朝廷又一次欺騙了他們。這讓原本穩定的一部分人,也開始亂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