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聃牟羅國(第1/2頁)
章節報錯
或許像夏洛一樣坐著遊艇,摟著模特,你會感受到大海的美好和愜意,但這種時刻絕對不包括你乘坐在擁擠的運兵船上,沒日沒夜地航行在除了藍天、海水什麼也看不到的遠海之中。
本以為幾日的航程,因為臨時變道,忽然變得漫長而不可知起來。
長年生活在北地的健兒,待在船上,別提多難受。一個個隨著搖晃的大船,彷彿天旋地轉一般,只把膽汁都吐光了。
也不知道行了多久,行了多遠,眾人終於看到久違的陸地。
蔡知運也沒想到這一路會這麼漫長,不是百濟是個蕞爾小國,這海岸線如何這麼長。他也是第一次如此長途行船,心中焦急難耐,又擔心海上不安穩,只是他身為軍中主帥,不敢有絲毫的憂意,以恐動亂軍心。今日終於要登陸,才讓他放下心裡。
果然如劉志周說的那樣,這個島真大。
眾人沿著島的北岸一路向東,尋得了一處良港,於是蔡知運當即下令,眾人登岸。
直到雙腳再一次踩到陸上,眾人才感受到久違的充實感。
蔡知運知道部下此次行船疲憊不堪,戰力十成發揮不出三成,於是命人就地駐紮,同時命令長史唐文暉和劉志週一起,前往這個什麼聃牟羅國出使。
唐文暉一開始還不清楚這個聃牟羅國是個什麼國家,待看到其國人身材短小、髡頭如鮮卑,忽然想到這不就是史書記載的“州胡人”。
人類對於未知的東西,總是充滿了恐懼。可當這種未知的東西變成了已知的舊事物,他們心中立刻便佔據了制高點。
華夏之下,皆是諸夷。
如果說大隋對於聃牟羅國是好奇,而聃牟羅國對於大隋就是恐懼了。
聃牟羅國偏居一隅之地,因為著實土地貧瘠,周邊的百濟、新羅和倭國,對他們都沒有什麼野心,因此聃牟羅國才可以存在至今。
聃牟羅國極其貧困,連座像樣的城市都沒有。老百姓平日裡穿著野豬皮做的衣服,夏天住在皮革做的房子,冬天就住在土穴之中。讓唐文暉等人吃驚的是,這個國家種地竟然不會用耕牛,而是用木齒杷土。說是一個國家,其實就是一個落後的原始部落,與野人無疑。
唐文暉等人很快對此地失去興趣,這個地方土地太貧瘠了,不值得大隋為其耗費力氣。
聃牟羅國國王姓儒李,是個老頭。
其國人見到唐文暉一行,皆是心存畏懼,面有恐色。倒是其國王或許經過一些世面,雖然臉色抑制不住的擔憂,但也沒敢動武,而是開門迎客,接見唐文暉等人。
待聽到唐文暉他們是從中原天朝上國來的人,聃牟羅國王更是抑制不住的害怕。聃牟羅國是百濟的屬國,平日裡在百濟、新羅、倭國之間周旋,已經很困難了。現在再來了一個天朝上國,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麼應對。
唐文暉雖然見對方一副緊防著他們的小家子氣,但還是告知他們,他們一行只是意外來到島上,用不了多久便會離開,希望聃牟羅國上下不要擔心。
聃牟羅國王也不敢得罪天朝上國的人,於是便允許他們在島上暫住。
唐文暉眼看其國這個樣子,謹慎小心,又貧困荒蠻,知道沒法從他們這裡獲取什麼幫助,便準備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