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明一行後來為高唐縣巡邏的官兵發現,然後被送到縣中。連明這才告訴高唐官吏自己的身份。

高唐縣令不敢耽擱,又急報之郡府。連明身上帶的那封求援信也被連夜送往信都。

青州的情況黃明遠並沒有太關注,歷史上這裡也沒有翻騰出什麼浪花來。李密勢大之後,青兗各地投降了李密,等到李密敗亡,青兗各地又投降了李淵。

常言道:“天下未亂蜀先亂。”其實歷史上是天下未亂,山東先亂,亂了又亂,亂個沒完沒了。

張須陀死後,黃明遠還有心招撫張元備。後來張元備據郡自保,黃明遠的目光又集中在關中,就沒騰出功夫管張元備。

青州之地,本不是什麼要緊的地方。而且黃明遠也預留了後手,一直駐紮在旅順的右侯衛軍便是準備平定青州的。

黃明遠之前本想再等等再開啟青州副本,但現在張元備的求援,使得黃明遠不得不提前出兵了。

若是旁人,自是不可能影響到黃明遠的計劃,但張元備求援,黃明遠便不得不救。

不是張元備臉大,而是張須陀於黃明遠有恩。當初在婺州的時候,黃明遠派人向張須陀求援。雖然是鄭言慶殺了於諳,張須陀這才得以出兵,但也必須得承認,沒有張須陀的出兵,自己不可能徹底擊敗汪文進的叛亂,也不會擔任權婺州刺史。

自己怕是要晚幾年才有這個位置,而之後的事情,一步遲,步步遲,到底會發展成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

這是一份大恩。

於是黃明遠馬上下令,令駐紮在東昌郡的王辯率領控鶴衛主力渡河東進,支援齊郡。

同時又傳令遠在旅順的蔡知運,擔任青州道行軍大總管,率領右侯衛諸軍,從旅順渡海南下,攻略青州諸縣。

又調原渤海郡太守張方昕擔任青州安撫使,負責糧食轉運和安撫黜陟工作。

同時又傳令李靖,率領鷹揚衛主力進駐汲郡共縣,做好南渡的準備。

隨著黃明遠一條一條命令如流水一般,新一輪的戰爭終於要開始了。幸好此時已經到了五月,眼看秋收在即,用不了多久,河北就會迎來一場大豐收,否則貿然用兵,還真可能捉襟見肘。

誰也沒想到新的戰爭會突然開啟,但衛公一聲令下,所有人都必須按照衛公的命令執行。

隨著戰線越來越長,黃明遠原本手中的兵力也有些捉襟見肘。

黃明遠又下令徵兵三萬,新建一衛,以衛戍河北腹地,為大軍預備隊。

位於聊城的王辯接令之後,最先行動。

王辯在加入黃明遠陣營之前,官職不高,但著實是一員老將,資歷極高。不過因為其祖父王訓是透過出粟助給軍糧當的官,因此在關隴之中,地位不高。

王辯今年已經五十多歲,在河北的這段時間,很清楚黃明遠的所作所為已經超出了臣子的界限。他作為同僚,應該規勸,而作為天子之臣,更是有義務將此事上報給天子。

但王辯卻沒有這麼做。

若是盛世太平,他當然會緊跟天子的步伐,但當世大亂,群雄並起,英豪輩出,天子怕是也管不了河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