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亂象叢生,這時張方翼不得不站出來,請求越王釋出“勤王令”,招天下兵馬入京勤王。

“當今形勢,惡化至此,已經逐漸不受朝廷的控制。李密勢大,更兼其善於蠱惑人心,百姓景從。今洛陽無糧,民心震惶,但又一時無法擊破李密對洛陽城的封鎖。為求穩妥,可向四方釋出勤王之令,招各地兵馬,趕來洛陽,抵禦瓦崗賊匪。對外可使有足夠的兵力攻打瓦崗賊匪,對內,也能讓洛陽百姓心中有個依託。”

說到這,張方翼停頓了一下,又看了一下眾人,這才說道:“若是能夠因此使天子感受到洛陽匪患的嚴重,而率禁軍主力趕回洛陽,或許也是有可能的。”

眾人聽了,各自面面相覷,低頭私語。

先是勤王一事,這不是一件簡單的命令。

此時此刻,亂象叢生,朝廷威信不斷下降。招外藩勤王之事容易,可請神容易送神難,誰也不敢保證會不會再出現一個董卓、曹操那樣的人物。

至於倒逼天子返回洛陽,眾人是想也不敢想。這種僥倖眾人之前或許有過,但直到現在,眾人早就不相信會有奇蹟了。

不過振奮人心之事,倒是有些許可能。雖然洛陽城中的百姓亂紛紛的,但其實最害怕生亂的正是普通百姓。只要朝廷給他們堅守的信心,沒幾個普通百姓願意倒向賊匪。

對於張方翼的建議,越王楊侗一時也拿不準,便讓眾人各自發表意見。

然而勤王之事,支援的不少,反對的也不少。

不少人提出,勤王之師,魚龍混雜。更兼此時李淵逆賊肆虐關中,荊襄、兩淮、山東等地匪患無數,貿然令各地入京勤王,很容易影響當前各地的局勢。

其實自李淵造反,佔領關中之後,能支援洛陽的軍隊,也沒有多少了。李密造反之後,大肆攻城略地,河南各地的郡縣紛紛淪陷。此時的洛陽幾如孤島一般,哪有幾支能支援的部隊啊。

張方翼又建議,可命各郡縣自主招募軍隊,進京勤王,凡勤王部隊,一律封賞官職。

對此更多的人反對。

若是放開招募軍隊的口子,將來的麻煩會更大。各地官吏的野心將會備增,地方大族的勢力也會激漲。

眾人眾說紛紜,其實也是害怕擔這個責任。

這時元文都似乎是下定了決心,便站出來說道:“今時今日,再談以後的事情,於事無補。當前不是我們要不要各地入京勤王,而是整個洛陽,危在旦夕,已經不得不需要各地勤王了。先守住洛陽城,其他的當以後再說。”

值此危難時刻,元文都扛不住也得扛了。

元文都畢竟是朝中第一人,他一開口,不少人便不再說話。這時皇甫無逸也適時地站出來,支援徵兆各地軍隊入京勤王。

元文都、張方翼、皇甫無逸三人共同支援,此事便就此決定。

於是楊侗以越王和東都留守小朝廷的名義,下令“天下各地郡縣,可自行招募百姓,組織軍隊,入京勤王。”大隋的局勢,進入到一個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