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離開西域(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此當黃明遼將要離開之時,眾人皆是失了方寸,不少中下層官員更是紛紛勸阻。
黃明遼很清楚,這是沒法避免的事。自己離開之後,都護府必然會混沌一段時間,才會重新步入正軌。
黃明遼對西域的局勢沒有大動干戈,以穩定為主。
為了加強對西域軍隊的管理,黃明遼特意增設都護府都兵馬使一職,以暴固擔任,黃明持擔任副使,專管征伐。
而高震原為于闐軍鎮鎮戍使,高震離開後,調慕容正言擔任。
······
處置完各事,黃明遼準備調動兵馬入關。
他此次前往河西,手中自是不能沒有兵馬,否則以河西軍隊組成的複雜,誰去也沒用。但西域的軍隊本就不足,今年各軍都在擴軍,仍有缺少,若是抽調太多軍隊入關,必然影響西域的防禦。
天山以南的軍隊都離得太遠,能調動的只有都護府的軍隊。
黃明遼乃決定調尉遲恭、史大奈跟他入關。
尉遲恭是他的舊將心腹,又是一員猛將。而史大奈是西突厥舊將,而是泥撅處羅可汗舊將的領袖,平日裡只聽命於黃明遼,帶他離開也是為了西域的穩定。
兩人麾下兩軍,尚不滿員,只有七千餘人。黃明遼又留下具裝甲騎和大批的陌刀兵以加強西域防禦,兩軍只剩下不到五千人。
這麼一支軍隊,人數上的確有些少。
雖然李節等人認為,還可以再多增加一軍,但為黃明遼拒絕。
都護府直屬的部隊有四軍,他已經帶走兩軍,再增加,都護府就真成光桿了。
還是西域漢民太少。擴軍容易,但要保持漢軍比例就難了。這一次擴軍,除了從移民中,還從高昌、于闐等地的漢民中甄選。但這些人初附,可信度又低了一層。
最後還是李節建議,西域還有一軍,有兩千騎兵,盡是精銳,可以一用。此軍正是同羅朵兒的歸德軍。
黃明遼想了想,倒也覺得有道理。他離開西域之後,對同羅部的約束又少了幾分,此時帶走歸德軍,正好使得同羅部不敢輕舉妄動。
只是不知道同羅朵兒願不願意跟著他。
黃明遼有些為難地將此事告訴同羅朵兒,本以為她會拒絕,畢竟同羅朵兒似乎厭倦了終日戰鬥的生活,但沒想到,同羅朵兒聽聞這個訊息之後,立刻同意了。
和隋朝打了這麼多年,她還沒入過塞,倒是想看看。
黃明遼不知道同羅朵兒是否出於真心,倒是解決了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