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四日,隋軍不費一兵一卒,將龜茲人經營多年的國都佔領。

黃明誠佔領龜茲之後,並未向西追擊,倒不是他不敢向西,而是他要時刻防範北面西突厥。而且後方無力支援,一旦貿然向西,有孤軍深入的危險。

此時西突厥主力正在河中平亂,同時還要攻打薛延陀部,留在三彌山突厥牙帳的是射匱可汗的弟弟阿史那咥。

阿史那咥得到龜茲國的求救之後,雖有心向南救援,但烏壘州的秦瓊和鷹娑川的契苾葛就在兩側虎視眈眈,做出一副只要你敢南下,他們就敢西進攻打突厥牙帳的姿態。阿史那咥不敢與隋軍引發衝突,引得隋軍大舉來攻,但又不得不張出獠牙,對著隋軍,以虛張聲勢。

當然若是有機會,阿史那咥也不在意狠咬隋軍一口。但總的來說,對於龜茲陷落,西突厥根本沒有餘力顧忌。

隋軍和西突厥在一個相持對抗中,安然度過一個冬天。而趁著這個機會,在白元德的幫助下,隋軍徹底掌握了龜茲。

大業十年春天,黃明遼率領主力趕到龜茲,佈置對突厥牙帳的包圍,準備圍攻三彌山,而命黃明誠和白元德繼續向西追擊龜茲國王和國相那利。

此時龜茲國王白蘇伐勃駃已經死了。

去年兵敗,那利帶著國王白蘇伐勃駃一路西逃,逃到俱毗羅城(今新疆阿克蘇市東北)。

那利本希望在此聚攏勢力,反攻龜茲,可惜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虎落平陽被犬欺。

同年底,位於拔換城的白裡稽突然率部攻打俱毗羅城。實際上白裡稽能夠在龜茲獨立,除了老國王白蘇尼咥為了從西突厥勢力手中奪權,因此將兒子置於各地鎮守以外,還有那利和西突厥的支援。

龜茲新國王以藩鎮勢力來制衡國相那利,國相那利當然可以反過來以藩鎮勢力來制衡新國王白蘇伐勃駃。

說到底,大家在西突厥爸爸手中,各自勾心鬥角,你掙我奪,可謂是“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

本來各方保持平衡,但隋軍的介入打破了這個平衡。

原本處於弱勢的白裡稽眼看那利和其兄長落敗,便想著誅殺兄長,成為新的國王,同時控制那利,聯絡西突厥,對抗隋軍,反攻龜茲。

於是白裡稽出兵俱毗羅城。

那利不敵,為白裡稽所敗,城池被攻破,本人也被俘虜。白裡稽此時也不顧念兄弟之情,痛下殺手,誅殺了兄長白蘇伐勃駃。

那利此時沒了西突厥爸爸可以耀武揚威,又沒了號令群臣的龜茲國王,只得向白裡稽投降。

那利在龜茲國還有些影響力,所以白裡稽留了他一命聽用。

而白裡稽一面去聯絡西突厥,請求援兵,一面在拔換城自稱龜茲王,開始號令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