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雕陰郡,雖然之前上州屬於豐州總管府,但郡中多豪強大族,黃明遠離開之後,便有些鎮不住了。

後來綏州不再隸屬豐州總管府,豐州對其的影響力更弱。

豐州舊將王難敵為雕陰郡郡尉,而雕陰郡丞王才與其不和,其聯合當地世家大族,打壓王難敵。和平時期,王難敵雖然掌握郡中兵權,但也沒法與王才對抗。

王難敵在雕陰郡孤掌難鳴,遂率領郡中大部軍隊,以剿匪的名義,北上屯兵銀城縣(今陝西神木縣東山舊城)。

銀城縣產銀,北面又是神木、府谷兩大煤礦,王難敵屯兵銀城縣,正好衛戍銀礦和煤礦。

王才對此很是得意,自然獨霸一郡。

不過王難敵手中有兵,又背靠衛公,他也不敢得罪狠了,至少王難敵部的糧草、軍械是不敢短缺的。

今年入秋,北地大旱,糧食歉收。

雕陰郡饑民暴漲,餓殍遍地。但此時王才就是不放糧,還指使手中官兵鎮壓反抗之人。於是郡中民怨沸騰,百姓思變。

郡中人物郭子和,乃是同州蒲城(今陝西渭南)人,本為左翊衛鷹擊郎將,因罪流放雕陰郡。他本就勇武,又家有錢財,所以平日裡替人排憂解難,仗義疏財,很是知名。

此時軍中亂象跌生,郭子和便動了心思。

他自問也是豪傑,如今天下大亂,如何甘願在雕陰困守一生。於是郭子和召集弟弟郭子政、郭子端、郭子升等人,集結敢死之士十八人,偷偷攻打郡府。

本來十八人攻打郡府,根本不夠看,但郭子和乃趁夜偷襲,郡府毫無防備,竟讓郭子和殺入後院,生擒了王才。

郭子和帶著王才到了人前,列舉他不撫卹百姓的罪行,斬殺了他。郡中之人大驚,就連劉氏等為首的大家族也表示支援他,於是郭子和開倉賑濟貧民,開啟了造反生涯。

郭子和佔領郡治上縣之後,便自稱永樂王,建立年號為醜平,稱他的父親為太公,任命弟弟郭子政為尚書令,郭子端、郭子升為左右僕射,招募兵馬數千,還擁有兩千騎兵。

此時在銀城的王難敵聽聞上縣生變,乃率部南下,其部直抵開疆縣(今陝西省米脂縣東北)北。雙方在此發生激戰,隋軍悍勇,更兼久經戰事,郭子和不能敵,乃退守上縣。

王難敵乃屯兵開疆縣,與郭子和對峙。

黃明徵從北寧南下,沿途八百里,晝夜兼程,十一日趕到開疆縣城,與王難敵匯合。

於是黃明徵督兵包圍上縣。

面對一夜之間出現的大批隋軍,這個時候郭子和也有些清醒了。他雖然胸有大志,可才佔領半個郡也敢稱王稱霸,真是找死。於是郭子和趕忙去掉王號,派其弟郭子升出城向黃明徵投降。

郭子和常在北方,如何不清楚豐州軍的戰鬥力。面對在關北名聲顯赫的豐州軍,郭子和也心中敬畏。

豐州軍遂兵不血刃,佔領雕陰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