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陰世師進得大殿,他已聽到衛玄之前的話,便大聲說道:“老尚書如何失了信心,今長安尚有三萬兵卒,且城高池深,我再發動城中勇壯,盡上城牆禦敵,必能擋住李逆。只要我軍能撐住數月,必有援軍到來,到時候便是李逆敗亡之時。”

衛玄看著陰世師,跟像看一個傻子一樣。

“秉之(陰世師字),如今關中的局勢,代王不清楚,你還不清楚嗎?不是我等不想打,而是整個長安內外,都想投降李淵。你看看這些日子長安各軍,暗潮洶湧,有多人明著暗著投降了李淵,這是大勢,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的。”

陰世師怒視衛玄,大聲說道:“那難道我等就向李逆投降,老尚書對得起文皇帝和當今天子嗎?”

衛玄也憤怒了。

“老夫侍隋三十餘年,盡忠竭力,何時說過一個怕字。若是可以,我願意以死換長安保全,但可能嗎?”

衛玄不是不敢抵抗,對於死,他從未恐懼過。不過衛玄之子衛孝則早喪,只剩下一個孫子衛規,快八十歲的人了,不能用自己一點虛名,來換得子孫喪命。

陰世師卻是沒有絲毫屈服。他個性忠厚,心智堅定,雖然身處危局,卻無一絲放棄的心思。

“既然如此,還請衛尚書將長安內外之權皆授命於吾,陰世師願與李逆死戰。即使粉身碎骨,也決不投降。”

“秉之,何必如此?”

陰世師怒目圓睜,大事說道:“衛尚書有心保全自身,可我父子二人,皆深受國恩,不敢忘卻。”

衛玄也是無可奈何,只得將所有的令符、印璽都交給陰世師。他不能以身許國,卻不能擋著別人為國盡忠。

陰世師接過令符、印璽,便對代王楊侑說道:“代王勿憂,李淵逆賊,跳樑小醜,不足以撼動大局,臣必死守長安,保城池不失。”

楊侑無法,這個時候也只得相信陰世師了。

而衛玄見此,知道事不可為,便滿是悲傷地返回家中,當夜便病倒在榻上。

陰世師接掌大權,便立即命人佈置城防,準備大戰。京兆郡丞骨儀,秉性剛鯁,勵志守常,介然獨立,也願和陰世師一同死戰。

之前肆虐城中的一些跳樑小醜,盡為陰世師誅殺。

而且陰世師為了表明自己的態度,便派人誅殺了李氏家族在長安的親屬,包括李淵的五子李智雲皆被殺死。而且陰世師不僅殺活人,連死人也不放過,直接將李家在長安的家廟搗毀,祖墳也盡掘。

陰世師的狠辣震懾了所有人,很多原本想著投降李淵的人也一時不敢妄動。

正逼近長安,意氣風發的李淵聽聞陰世師掘了李家的祖墳,差點一口氣背過去,誓要誅殺陰世師。

一月二十四日,李世民率部到達大興城西門。

一月二十六日,李淵率軍到達大興城北門。十多萬大軍將整個大興城包圍的水洩不通,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