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十多萬大軍殺入關中,大興城中的大隋留守朝廷陷入了絕境之中。

此時長安留守是代王楊侗,但實際做主的卻是刑部尚書衛玄,還有右翊衛將軍陰世師,京兆郡丞骨儀三人。原本負責鎮守長安的左御衛大將軍梁默,則在陳倉,根本趕不回來。

李淵這次如此順利地進入關中,也得益於關中盜匪對隋軍的牽制。

扶風人唐弼擁立李弘芝為天子,有部眾十萬人,唐弼自稱唐王,兵近陳倉。梁默率軍出擊,在陳倉與李弘芝、唐弼所部相持。

等到李淵入關,兵圍長安,梁默再想回援,已經進退兩難了。

此時大興城中只有不到三萬人,根本無法禦敵。

代王楊侑只有十二歲,乃是楊昭的嫡次子。自大業七年,楊廣東征高句麗,楊侑便負責鎮守長安,今已經五年了。

楊侑自幼聰明,氣度非凡,只是現在的情況,根本不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可以承擔的。

別說楊侑,就是黃明遠十二歲時也不可能力挽狂瀾,無所謂能力,而是大勢已去。不得不說,楊堅、楊廣父子兩代生的兒子少終於暴露出致命傷害了,但凡關中有位年長的親王鎮守,給守軍看到希望,也不至於到這個地步。

此時楊侑在宮中滿是恐懼,只得召衛玄和陰世師二人前來,請問解圍之策。這些年,他雖有留守之名,但也只是掛名,權利都在衛玄手中,所以出了問題,他第一個招的便是衛玄。

“衛老尚書,今李逆大軍圍城,大興城危在旦夕,此時此刻,如何退敵,還望老尚書告訴楊侑。”

衛玄聞之,低頭不語。楊侑或許不明白現在的局勢,他能不明白嗎?整個大興城的人心都不在大隋一邊,這長安如何去守。

若非李淵為了名聲著想,想和平佔領長安,最大程度的接收長安的資源,早就下令攻城了。

大廈將傾,非人力所能改變的。

楊侑見衛玄不說話,更是著急,他連問數聲:“老尚書,老尚書!”

衛玄只得說道:“李唐逆賊,得不臣之輩相助,其勢之大,只恐我等不及。此時此刻,長安恐不可守。老夫深受先帝和今上兩代天子重恩,委以重任,可惜老夫無能,不能為國除賊。今大興城破在即,老夫自不會投降李唐,只是代王,請恕老臣無法顧忌,代王是選擇突圍還是留在長安,皆隨代王之意。”

楊侑後退兩步,一屁股坐在大殿最下面的臺階上。

“老尚書是準備棄楊侑而去?”

衛玄搖搖頭,無奈地說道:“老夫若年輕二十歲,必護著代王突圍而出。只是今老夫七十有六,上不得馬,拉不得弓,垂垂老矣,只得等死了。”

“天要亡我大隋嗎?”

楊侑還是個孩子,往日都是把衛玄當作依託,今日衛玄如此,他失了依託,茫然失措,心中驚懼,最後竟然放聲大哭起來。

衛玄也是老淚縱橫,上前將楊侑摟在懷中。

代王是個好孩子啊,衛玄與楊侑一同鎮守長安數年,其實是有感情的,可今時今日,他實在無能為力,都是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