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建行臺,黃明遠將行臺定於薊縣。

這裡雖然位置靠北,但涿郡之地,有海陸要道,交通便捷。其更是東連遼東,西接豐、代,北靠草原,南俯河北諸郡,而且還可以有效地整合起黃明遠現在的人馬。到時候各處一旦有恙,可以方便支援。

這一次北上,黃明遠沒有走永濟渠的水路,而是從汲郡一路向北,沿著魏郡、武安、襄國、趙郡、恆山、博陵、上谷等太行山東麓諸郡的官道北上。雖然辛苦,但靈活機動,便於查探各郡形勢。

到了九月二十六日,黃明遠一行進入上谷郡中,此時隋軍劉雲芳所部已經收復了上谷郡。

黃明遠西援雁門之時,正值王須拔率眾圍困易縣,當時黃明遠急於救援雁門,沒法救援上谷,便留下了大將劉雲芳率部討賊。

王須拔是上穀人,年少時便聚集郡縣內的一群少年為盜。因其膽識過人,四方諸盜紛紛歸附,於是王須拔便成為當地首屈一指的盜匪人物。

官府幾次圍剿,但王須拔背靠太行山,又識得地利,始終沒有被剿滅。

等到楊廣東征高句麗兵敗之後,盜匪四起,這王須拔也趁勢而起,成為一方梟雄。其部在上谷、河間、博陵等地轉戰,勢力不斷強大,眾至數萬人。

於是王須拔自稱自稱漫天王,建國號為燕。

盧明月被幽州軍擊敗之後,其佔據的上谷南部地區便成了勢力真空。王須拔於是趁機率部佔領了遂城等縣,成為上谷一帶最大的造反勢力。

大業十年,王須拔因為缺糧,遂冒險向上谷郡的郡治易縣發起攻擊。

上谷郡是北地受盜匪肆虐比較嚴重的地方,河北大盜盧明月、王須拔、魏刀兒等人皆產自這裡。

上谷地區,地近長城,土地貧瘠,民風彪悍。

郭絢雖然是個良吏,但手中無兵無糧,面對盜匪肆虐的局面,只得勉強支應。等到王須拔圍攻易縣,手中不過兩三千人的郭絢抵擋不住,只得閉城自守。

幸賴王須拔所部部眾雖多,但除了少數核心士兵,多是一群烏合之眾。面對堅城,其部雖日夜攻打,卻始終無法攻城。

圍城數月,其部多懈怠,於是王須拔便圍城不攻,只得命令軍隊在上谷郡內四處擄掠。

此時劉雲芳奉命從涿郡率部南下,其軍越過淶水,直逼易縣。

王須拔麾下大將魏刀兒所部和劉雲芳在易縣以西相遇。雙方激戰一場,魏刀兒所部不敵,其眾敗退向南。

王須拔眼看隋軍主力來援,心知其部師老兵疲,遠不如精銳的幽州兵,於是率部解圍南撤。

王須拔要南逃,劉雲芳卻不準備放過他。

黃明遠給劉雲芳的命令是全取上谷郡,因此劉雲芳自不能放任王須拔繼續盤踞在上谷郡的南部。

而此時是擊破王須拔所部最好的機會,於是劉雲芳率眾向南追擊。

王須拔所部因擄掠了大量的財貨,行軍速度緩慢。其部向南逃了數十里,便被劉雲芳的主力追上。

王須拔麾下的羸弱附從,一擊即敗,流潰四散。

王須拔眼看將要兵敗,面對隋軍也拼了命。他以上萬精銳,列成方陣禦敵。又命大將甄翟兒率領上千騎兵位於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