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主動請纓(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時裴矩擔心楊廣真的允了,又趕緊說道:“山陽侯,突圍不是一件易事,千軍萬馬之中,重重圍堵,就是沙場宿將,也未必能突圍成功。你不過一孩童,到了戰場上,不過是浮萍、流沙,徒然送死。”
聽到這,楊廣不住地點頭,剛才有些同意的心思又淡了下去。
黃維烈卻是說道:“聖人不必擔心,我還在孩提之時,便跟隨家中親衛學習騎馬、射箭之事,現在雖只有十二歲,但已能騎烈馬、挽強弓,成年的大漢亦不是我的對手。如此本事,何懼只有!”
黃明遠諸子中,黃維揚繼承了黃明遠的仁,黃維周繼承了黃明遠的智,而黃維烈則是繼承了黃明遠的勇。
黃維烈還是孩童時候,便比尋常的同齡兒童高出半頭。雖然才十二歲,身高卻是有五尺八寸(一米七二),跟個大人一般。只是抽條的厲害,有些顯瘦。
他自小便跟著名師學習騎射,有天賦異稟,倒是像他說的,成年的大漢亦不是對手。
裴矩再想說什麼,蕭瑀站出來盛讚黃維烈的拳拳之心,極力向楊廣推薦黃維烈去送信。
而楊廣也是實在苦於無人,雖然無奈,卻只得同意了此事。
黃維烈請求從軍中挑選五十騎精銳騎兵,又從天子馬廄中挑選百匹精良戰馬。每人配備最好的鎧甲、弓弩、橫刀、長槊、鐵鞭,楊廣皆一一允之。
楊廣命封德彝當場寫下詔書,任命衛公黃明遠為救應大使,總攬各路援軍,河南、河北、河東、關中各郡縣皆受其節制。又以右御衛大將軍薛世雄為救應副使,在黃明遠未到達之前,暫領全軍。
黃維烈領了聖旨,便去挑選從騎。
眾人散後,裴矩從後面追了上來,責備外孫不該“一意孤行,冒險行事”,城中文武百官無數,哪個不是能人,用得上他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孩子。
黃維烈卻是不以為然,反駁道:“父親常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黃家世受天恩,吾雖為孩童,亦有為天子死節之決心。若是人人惜身自保,這雁門之圍,何日能解?”
裴矩語塞,自己這幾個外孫,一個賽一個,跟他那父親一樣迂腐。
黃維烈到了校場,便傳令諸軍中有擅長騎馬且願跟隨他突圍送信者,可自願報名。選中之人,無論生死,必賞錢百貫。一旦戰死,家屬他必厚養之。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眼看山陽侯如此豪壯,不少人紛紛自薦。
報名之人,多以代州、朔州的軍士為主。北地漢子,多是幾代人與胡虜打生打死之輩,仇深似海。今將軍重賞,又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誰不拼死效命。
黃維烈乃命人從中挑選精於騎射的勇壯五十人,為自己護衛。每人分兩匹天子御馬,領一襲精甲,各授手弩、臂張弩、強弓、橫刀、鋼鞭各一具,箭矢兩壺。
黃維烈又命人拿來烈酒、大肉,讓眾人飽食一頓,進行休息,等待出擊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