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主動請纓(第1/2頁)
章節報錯
眾人被困雁門城中,與外界沒有聯絡。雖然知道各地援兵聞訊定會北上勤王,但這些部隊,若是沒有統一的指揮,怕是也很難解困。
楊廣眾人商討半天,決定派人持天子聖旨突圍,然後前往太原,整合各路援兵。
對於此事,眾人倒是沒什麼異議。不過眾人商量了半天,卻是沒有一個合適的人選作為天使突圍。
突圍之人身份低了沒有威望和影響力,即使手持聖旨,沿途援軍也未必聽從,畢竟誰知道你是真是假。至於裴矩、蘇威這些人,威望倒有,影響力也,但都是老胳膊老腿了,突圍不出去反倒容易送了命。
出城之人勢必選個武將,但能用的武將就這麼幾人,全都在城牆上禦敵,也沒有抽出合適的人來。
況且突圍送信,此乃九死一生的事情。在十多萬胡虜的重重包圍之中,就是霸王重生,也未必能夠突圍成功,更何況是凡夫俗子。
眾人正煩惱的時候,突然張誠來報,山陽侯在外求見。
南下突圍的時候,黃維揚跟著楊佶統帥後軍,前往雁門的道路受阻,便逃往了崞縣,而黃維烈則跟在楊廣的驍果親軍中,一路到了雁門,兄弟二人並不再一處。
黃維烈入的帳中,朝中重臣俱在。
黃維烈當即便說明來意,請求作為使者,突圍送信。
眾人皆是一驚,黃維烈雖然身份貴重,地位顯赫,但他本人不過是一個才十二歲的少年,在軍中也是任的虛職。
在眾人眼中,他還是一個沒成人的孩子。突圍送信關係到大軍的生死,怎麼能將此等重事寄託在一個孩子身上。
黃維烈的外祖父裴矩趕緊上前說道:“山陽侯不得信口開河。你雖然有為天子赴難的拳拳之心,能夠主動請纓,精神可嘉,但終究年齡太小,還不能擔事。突圍之事,用不得你這一個小孩子。”
裴矩先是講以死報君,又說他年紀太小。既表現了黃維烈的忠君,使得眾人不能怪罪他的請命,也使得眾人不能派他去突圍。
這時楊廣倒是很感動。人人都不願突圍,以為是去送死,這個時候黃維烈的主動請纓讓他心中一暖,便說道:“猊奴,你年紀太小了,等你長大了再為朕出征。”
黃維烈卻是不為眾人勸阻所動,便說道:“聖人,非維烈自不量力,而是維烈是最好的人選。
昔者荀崧被圍宛城,荀崧之女荀灌尚不過十三,突圍救父。其為女子,尚可為之。我為男丁,又有何懼。
況且我雖年紀小,但身份高。河東之兵,不少為吾父舊將,可以調動。而鎮守太原的李淵將軍,也識得我,到時必會遵循聖旨。如此諸般兵馬調動,更為方便。援軍早到一日,雁門便能早解圍一日。旁人自是無法做到。
即使我不幸遇伏,小小年紀,又不是宰輔重臣,突厥人即使殺了我,也不會打擊我軍軍心,反而讓人恥笑。
故此次突圍,維烈是最合適的人選。”
眾人看著黃維烈正氣凜然的臉龐,皆有些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