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荊山血戰(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玄感的設計不可謂不巧妙,可謂是嚴如鐵桶。
楊玄感將命令下達給諸將之後,眾人也滿是期待,現在的局勢,已經容不得他們有一敗了,非得勝了此仗不可。
這是叛軍最後的希望。
黃明遠率軍一路追擊到荊山,黃明遠環視四周,群峰叢峙,林木茂密,惟見荊山高矗其間,除了一條中間官道,別無路徑可尋。
斥候一番查探,上報並未發現一兵一卒,只有鳥雀飛來,偶爾發出幾聲歡噪,打破一片寂靜。
洛陽以西的豫西山區,自古便號稱崤函之固,是關中的天然屏障。而這一片險地,處處都是天塹,戰國時期,諸國在此反覆爭奪,可謂是兵家必爭之地。
黃明遠下令三軍要格外留心,謹防伏兵。
席玭眼看黃明遠如此謹慎,便上前說道:“衛公,楊玄感已經是窮途末路,狼奔豕突了,還敢在此埋伏咱們,他哪來的這個膽?”
“有備無患!”
黃明遠說道:“雖然楊玄感屢戰屢敗,但他並不是可以小覷之輩。越是這個時候,越要防止對方狗急跳牆。”
黃明遠令席玭率領三千騎兵為前鋒,搶先透過荊山官道,然後接應中軍主力。
大軍進入山間官道,擺成一字長蛇,魚貫而行。行過一段路,開始走上坡路,持續不斷,等到席玭所部全部透過荊山之後,仍看不出有伏兵的任何跡象。
黃明遠也懷疑自己是不是多慮了。
但此時黃明遠心中卻隱隱覺得有問題,卻是不知道問題出在何處。
“如此險地,若是我,怕是也會趁機在此設上一伏,若勝,必能重創敵軍啊。”
就在此時,前軍報有一叛軍探子,鬼鬼祟祟,不知從何處跑出來。席玭命人將其送回中軍,此人竟然是楊玄感的親信韋福嗣,來此是向隋軍投降的。
韋福嗣之前為叛軍所獲,遂屈身降賊。楊玄感對其委以重任,但韋福嗣卻並不真心忠於楊玄感。韋福嗣終究是大家族出身,根本看不上楊玄感的叛軍。而且他也看得出楊玄感不過是強弩之末,並不真心為其籌謀。
楊玄感屢戰屢敗,一路逃竄,眼看怕是要完。韋福嗣很清楚,楊玄感被困於弘農,根本騰挪不開,即使此戰可勝,怕是也只是緩解了他滅亡的時間而已。朝廷無數兵馬正向此而來,楊玄感的滅亡只是時間而已。
楊玄感就要亡了,但韋福嗣卻不願和其一同殉葬。
韋福嗣很清楚自己雖然被逼無奈,終究是曾經事賊,若是為隋軍所獲,絕對沒有好下場,因此唯有榮立大功,才能保全自身。
昨夜楊玄感佈置軍務,韋福嗣作為核心人物,也是得知。他聽後大喜,便打定主意以此軍情來作為投名狀投降隋軍,換個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