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這一戰,終於讓石臣感受到隋軍的頑強。

第二日一早,高句麗繼續發動攻擊,可面對隋軍的頑強阻擊,石臣帶領殺紅了眼計程車兵狂攻一天,已經將整個越喜地變成了一個一座血肉磨坊,卻無法取得大的進展。氣急敗壞的石臣面對著對面破破爛爛的土牆,滿是忿恨,卻有些無力。

到了傍晚,擺脫了瀋陽隋軍追擊的淵太祚終於率軍趕到了,實際上他只比石臣晚了一天多。

淵太祚到達越喜地之後,接管了戰事。

隋軍的阻擊沒有超出淵太祚的意料,只是他不知道隋軍如此拼命的阻擊到底是為攻破開原爭取時間,還是為援軍趕來爭取時間。

開原的情況淵太祚很清楚,若是梅龍的援軍沒有趕到開原,那開原幾乎是不設防的。

淵太祚同樣很清楚,若是讓隋軍將他們堵在了此地,無論是開原城破,還是隋軍的援軍趕到,他們的下場都不太美妙。

因此淵太祚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攻克越喜地。

淵太祚命令石臣和大將趙南相二人率部分從兩翼出擊,呈夾擊之勢,其自率主力猛攻隋軍防禦的正面。三路同時出擊,開啟缺口。

夜裡下起了大雨,直到第二日一早,雨也沒有停。這場大雨導致弓箭無法發揮作用,雙方只能展開肉搏。

到了上午大雨稍微小了一些,高句麗軍便發起了攻擊。隋軍的弓箭無法使用,只得用十餘架小型的投石器作為遠端武器。

高句麗人冒著石彈的轟擊,衝到土牆之前,攀爬起來。雙方在土牆之上來回爭奪,雨水混著血水,匯成了一道道的小溪。

整整一上午,隋軍打退了高句麗人五次攻擊,使敵企圖成為泡影,而自身更是傷亡慘重。

面對這久攻不下的越喜地,無論是淵太祚還是石臣等人,都是心中焦急,因為沒有人知道隋軍的援軍什麼時候趕到。

到了下午,石臣猶不罷休,召集精銳在河灘上訓話。

“兄弟們,我軍精銳,神經百戰,豈是小小隋軍可以阻擋。

我等跟著莫離支,有破敵的傳統。當初攻打新羅,我等一口氣連破十三城;攻打靺鞨人,我等將他們的老巢都佔了;又攻打百濟,我們也兩破慰禮城。既然如此,這說明我軍破城經驗豐富,至於面前這個土圍子,更是不在話下。”

這個石匠出身的高階將領又說道:“隋軍困守這個土圍子不撤,正是老天爺要讓我們全殲他們,乃天助我也。”

訓話完之後,石臣便親自帶領敢死隊衝鋒。

此時雨停了,隋軍的大弩呼嘯而過,連續射殺數十人。石臣衝鋒在前,也被弩具射傷。敢死隊在衝鋒的過程中死傷殆盡,石臣最後只得無奈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