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七日,屢戰屢敗卻又屢敗屢戰的溫達作為大軍統帥,率領高句麗最後的五萬精銳和百濟國左將燕珍,一同北上抗隋。

這一次高元幾乎是傾國之兵,招得五萬人馬,全部交給了溫達統帥。雖然被眾人攛掇的有了些信心,但此時高元還是忍不住叮囑溫達,務必保全高句麗這支最後的力量。雖然溫達屢戰屢敗,現在卻是高句麗唯一可用之人。

此時箭在弦上,溫達也不再勸高元休兵。身為一名武將,此時唯死戰也。他拜別君主,接過符印,便開始他最後一次出征。

溫達身邊,除了高句麗能用的將領,還有乙支文德父子兒子。

溫達親自向高元請求乙支文德為副帥,佐助軍務。雖然朝中諸人反對,但高元為了表示對溫達的支援,仍然力排眾議,同意了此事。

乙支文德,雖然有可能是隋人,但大約可能似乎應該是可以信任的吧。

乙支文德騎在馬上,神色不變。雖然是一年多後,再次重返戰場,但他臉上似乎看不出喜悅或者是不忿。

自從前日跟溫達交了底,他乙支文德也算解脫了。

當日乙支文德將溫達帶到自己的府上,便將黃明遠給他寫的那封親筆信交給了溫達。

溫達接過一看,大吃一驚,忙問道:“乙支將軍,此乃何意,難道你要棄高句麗而去嗎?”

乙支文德見溫達總算沒有直接跟他翻臉,倒也欣慰。滿朝文武,僅僅是空穴來風,也沒幾個人信任自己了。

乙支文德便說道:“溫將軍,我若棄國,又如何將這封信交給溫將軍?”

“乙支將軍何意?”

溫達不明白乙支文德的意圖。

乙支文德乃說道:“這封信是黃明遠給我寫的勸降信。我本來沒放在心上,想著把他付之一炬便是。可是聽聞大王要與隋軍再戰,便是想著,既然黃明遠勸降於我,我何不向黃明遠詐降,到時候計破其軍,也算解了我高句麗的燃眉之急了。我猜測此次若是出兵,大王必會以溫將軍為主將,此策如何施行,還要與將軍商量。”

溫達聽了又驚又喜,最後喃喃地說道:“乙支將軍,真忠義之士也。”說著溫達又起身對乙支文德行了一個禮,說道:“我代高句麗百姓謝過乙支將軍。”

乙支文德的計策,讓溫達豁然開朗。若是此計能成,必能擊破隋軍。至於對於乙支文德的忠誠,溫達從來沒有懷疑過。乙支文德效命高句麗三十多年,東征西討,功勳卓著,若是真的是大隋奸細,高句麗不知道亡國多殺次了。

無論是淵太祚一黨還是高元都很清楚乙支文德的忠誠。乙支文德落到今日的地步,不過是朝堂傾軋罷了。

令溫達感到有些慚愧的是高句麗百姓這些日子對乙支文德的誣衊。這是一個為國盡忠,鞠躬盡瘁之人,不應該受到眾人的誣衊。

見溫達這般,乙支文德忙上前將溫達扶起。

“溫將軍不必如此多禮。”

乙支文德接著說道:“此計若是成功,必能破敵,只是我思慮不完善,也沒將此計設計周全。而且黃明遠此人足智多謀,我也擔心他不會相信於我。”

溫達笑道:“無妨,無妨,乙支將軍放心,無論黃明遠是否信任將軍,只要他想擊敗我軍,就必然中計。我聽說黃明遠用兵多奇詭,長用險,我想他只要得到乙支將軍為內應的訊息,無論如何都不會置若罔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