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內建築採取了中軸對稱的佈局。

中路是一個以重簷錄頂、上安鎦金寶瓶的欽安殿為主體建築的院落。

東西兩路建築基本對稱,東路建築有堆秀山御景亭、璃藻堂、浮碧亭、萬春亭、絳雪軒。

西路建築有延輝閣、位育齋、澄瑞亭、千秋亭、養性齋,還有四神祠、井亭、鹿臺等。

這些建築絕大多數為遊憩觀賞或敬神拜佛之用,建築多倚圍牆,只以少數精美造型的亭臺立於園中,空間舒廣。

園內遍植古柏老槐,羅列奇石玉座、金麟銅像、盆花樁景,增添了園內景象的變化,豐富了園景的層次。

地面用各色卵石鑲拼成福、祿、壽象徵性圖案,豐富多彩

更有一座假山,是宮中重陽節登高的地方,疊石獨特,磴道盤曲,下有石雕蟠龍噴水,上築御景亭,可眺望四周的景色。

建築佈局對稱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以欽安殿為中心,兩邊均衡的佈置各式建築近二十座,無論是依牆而建還是亭臺個立,均玲瓏別緻,疏密合度。

其中以浮碧亭和澄瑞亭、萬春亭和千秋亭最具特色。兩對亭子東西對稱排列,浮碧和澄瑞為橫跨於水池之上的方亭,朝南一側伸出抱廈。

萬春亭和千秋亭為上圓下方、四面出抱廈、組成十字形平面的多角亭,體現了天圓地方的中國傳統觀念。

兩座對亭造型纖巧秀麗,為御花園增色不少。

園中奇石星羅棋佈,佳木蔥蘢,其古柏藤蘿,皆數百年物,將花園點綴得情趣盎然。

園內有古樹一百六十餘株,散佈園內各處,又放置各色山石盆景,千奇百怪。

如絳雪軒前擺放的一段木化石做成的盆景,乍看似一段久經曝曬的朽木,敲之卻鏗然有聲,確為石質,尤顯珍貴。

彩石路面,古樸別緻。

園內甬路均以不同顏色的卵石精心鋪砌而成,組成九百餘幅不同的圖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戲劇、典故等,沿路觀賞,妙趣無窮。

這中間,也不乏蕭讓自己的功勞,他可是去北京故宮旅遊過的人,所以也提出了需要的建議。

當然,曲念卿在這中間可比他參與的多,也算是那段時間她最大的消遣了吧。

蕭讓坐在亭子裡面,百無聊賴的看著四周的景色。

就在他無趣的時候,一個孩子的聲音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會去看,才發現,有一個小女孩在不遠處玩耍。

在她的旁邊,站著一個小婦人,看樣子,應該比曲念卿大上一點點。

“那是何人?”

蕭讓指了指,問身邊的內侍。

“回大王,那是原先喬將軍帶回來的,青丘國主的妻女。”

“哦?”

蕭讓這才想起來了,當初確實有這麼一回事,只不過那時候自己並沒有放在心上。

這會經由內侍一說,才恍然大悟。

蕭讓站了起來,朝著兩人走了過去。

當然,他並沒有讓內侍跟著,只是自己悄悄的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