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戰役開始(第2/2頁)
章節報錯
19日夜22:00
“我命令,129各部按照預定時間,於20日凌晨零點準時沿正太路展開全面破襲。”師長正式下達命令。
20日凌晨0:00
正太路上此時只有3600多名日軍,而且已經安逸慣了,他們已經忘記了這裡不是日本,這裡是中國,這片土地上的人從來沒有真正的屈服過,他們只是在等待一個機會,等待一個幹他一傢伙的機會。
而負責破襲石太線榆次——正定段的正是他們的老朋友,386旅旅長和他弟弟385旅旅長,19日夜,386旅的兩個團和385旅的一個團運動到了石太線沿線。
“什麼?有兩列軍車到了娘子關?查清楚沒有,裝的是什麼?是貨運車還是客運車?”陳旅長在發動進攻的時候才得知,有兩列軍車開進了娘子關的訊息。
“是日軍的退役軍人,他們只是經過正太線回國的,沒有什麼武器裝備,而且有四百人留在了陽泉,目前在娘子關的只有八百人。”參謀趕緊在地圖上做出標註。
要知道此時娘子關只有200多人,也就是一箇中隊的守備軍,一下子突然來了800人,攻堅的難度陡增,陳旅長又這怎麼會不發火呢?
“你們的情報工作是怎麼搞得?啊?這麼重要的情報為什麼不早一點送來!”旅長大發雷霆,本來少一個團,又一下子多了一個大隊的日軍,娘子關還能拿下嗎?
“那,要不更改作戰計劃?改為B計劃,佔據獅腦山而不是娘子關站?”參謀詢問道。
娘子關和陽泉是此次戰役的重要目標,直接關係到了此次戰役的成敗,能不能將河北的日軍攔截在正太線上,就看這兩處地方了。
而此時的晉察冀軍區的3團已經隱蔽運動到了距離娘子關城頭不足四百米的山頭上了,並且構築好了陣地,14團、769團也已經在陽泉城外的獅腦山上做好了突擊準備,怎麼可能更改計劃?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就是這裡多了一個大隊又怎麼樣?他們最多隻是一群徒步步兵,沒有什麼像樣的重武器,可能連機槍都沒有,打。”陳旅長略家思索,還是下達了攻擊命令。
各部隊訓練了五個月的飛雷炮,此時終於派上了大用場,一時間沿正太線、同蒲線總計長達800公里的龐大運輸線上霎時間到處都響起了飛雷炮獨特的聲音。
娘子關
“時間到了,老陳,旅部沒有下達命令,打吧。”政委看了看手錶說道。
“打,把家底拿出來,狠狠的揍他狗孃養的。”3團團長戴著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的,但是說氣話來依舊是一股子民國的軍人風氣。
“方位東,距離410,2號裝藥,一發試射,射!”炮連連長下達命令道。
“咚”一發炸藥包拖著長長的引線劃破夜空向著這座號稱天下第九關的娘子關狠狠的砸去。
“DONGHONG!”的一聲,巨大的火球瞬間在城牆上燃起,揚起大量的城磚和城磚下的泥土,城牆上正在睡夢中的日軍陡然驚醒,而太過靠近彈著點的,那些日軍再也沒有醒過來的機會了。
“飛雷炮,是飛雷炮。”日軍士兵高聲呼喊著往城樓下跑去,這時候還在城牆上,還就是找死啊。
日軍情報人員也不是傻子,這麼重要的武器怎麼可能不上報呢?既然上報了,那麼下級軍官也會很快的知道,然後,這種反應也很正常
“密位校準,1。”炮兵連長繼續下達命令。
飛雷炮要校準密位很難,因為是埋在土裡的,花了三四分鐘校準了密位,日軍已經跑下城樓了,日軍不怕是不假,但是也不可能明明知道要死也衝上去送死。
“一發齊射,射!”炮兵連長習慣性的將紅色旗子落下,這是培訓的結果。
今年6月一縱政委朱瑞和兵工部部長瀏鼎被抽調回總部給這些準炮兵們教授炮兵知識,經過一個月的簡單培訓,現在已經能熟練的指揮簡易的炮兵進攻了,但是步炮協同這種高階科目還沒有來得及教授。
就算練了步炮協同,暫時也用不上,八路軍現在所使用的大部分都只能算是步兵火炮,迫擊炮射程稍微遠一點但是火力不足,飛雷炮的威力夠大但是實際上的射程也就是300400米,還不如擲彈筒的射程遠,所以步炮協同根本沒有用。
少數的幾十門山炮還不敢輕易出動,因為八路軍一點空軍力量都沒有,一旦重武器暴露在敵方的視野中,那麼日軍必然會不急代價的摧毀。
與此同時,白晉線的榆社、沁縣周圍、同蒲線的靈石、霍州、洪洞周圍、平漢路的高邑、內丘等地以及汾離公路、襄垣大道等地都展開了積極的破襲戰,這些地方都是八路軍重點破擊的物件。
高邑縣
“連長,鬼子的碉堡太隱蔽了,我們炸不到。”臨時炮兵王柱子準頭不好,加上飛雷炮的準頭本來就不咋地,看著對面的機槍碉堡直瞪眼,但是卻無可奈何。
“那老子上。”呂俊生抄起步槍就往上跑。
他是河北邢臺人,1937年參軍,打小家裡就窮,雖然不會武術但是生的身強體壯,身高足足一米九多,力大無窮臂展非常大,無論是拼刺還是丟手榴彈都非常佔便宜。
在部隊上又有武術教練對其進行專業的訓練,當時冀中軍區有幾個形意拳的拳師,對於刺刀術(大槍)頗有造詣,畢竟當時的形意拳還是殺人的功夫,尤其以朴刀、六合大槍最為著名,尤其是朴刀,冀中軍區的朴刀隊更是讓日軍聞風喪膽。
經過一年的訓練,呂俊生在拼刺刀的科目已經是無人能擋,1938年的一次肉搏戰中,率先突入敵陣,在敵陣中縱橫捭闔竟然無人是其一合之敵,他一個人就在這次戰役中使用刺刀刺殺27名日軍,創下抗日戰爭時期近身格鬥的殺敵最高記錄。
1943年,李書文的親傳弟子與其比武,呂俊生前前後後只用了四招,便將其的進攻招數全部攔下,可見其武藝高強。
他兩三個縱躍就靠到了碉堡旁邊,看向突突突的噴射子彈的機槍氣不打一處來,徒手就抓住了機槍,連人帶槍一把就全都給扯了出來,
“衝啊!”戰士們看見呂俊生居然這麼神勇,直接就把機槍從碉堡裡給拽了出來,頓時士氣大振,全員都衝了上去,拿下了高邑的外圍據點。
戰士們圍上去才發現,連長呂俊生的雙手已經全都是血泡,要知道當時機槍已經打了兩三個彈板,槍管溫度足有上百度啊,徒手拔出來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