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機場與春耕(第2/2頁)
章節報錯
機場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修建,時間也步入了1941年的五月,第一批施工器械以及相關施工材料已經運抵,修建速度越來越快。
ME323。第一次將降落在這個坐落於武鄉縣城偏遠機場的時候,自詡為見過世面的範旅長也被眼前的這個龐然大物所驚呆了。
他翼展68米、長34米,相對於日軍的偵察機或者是戰鬥機,他就好像是一個,來自於神話中的大鵬。
這一次運到的是200噸左右的玉米、小麥、穀子、高粱、土豆種子還有馱馬運輸隊,種子是用來種地的,而馱馬則解決了畜力不足的情況,雖然不是專業的耕牛,但是有的用就不錯了,誰還敢挑三揀四的。
長治地區其實並不適合種植土豆,這裡大部分土地學名叫做褐土,更適合玉米小麥,在後世長治這裡的主要農作物就是玉米、小麥、高粱、棉花,而土豆只是少部分種植。
土豆從生物特性上就已經註定,他需要不俗的水分,還有一定的土壤要求,長治土壤雖然不算是硬,但是也並不如朔州、大同一帶的沙土更適合,就算是臨縣、興縣這些呂梁土豆產區,那也是很靠朔州一帶了。
新十旅修完機場就和獨立團換防了,畢竟獨立團現在情況不怎麼樣,來機場這邊休整一段時間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新十旅也不是空著手走的,走的時候還順便把王立庫存的武器給帶走了,反正看幾個團長的樣子,是很滿意。
不適合種土豆,代表不能種土豆,早些日子王立只敢進行十幾個村的農業改革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糧食支撐,但是,現在畜力有了,種子有了,政策扶持也有了,不多搞點事怎麼能行呢?
過了立夏,天氣一天比一天熱,王立也在著手準備浸種測試發芽率,如果不讓老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發芽率,怎麼可能服眾。
這可是秋糧的收成啊,你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讓人家冒著餓一年肚子跟著你眾來路不明的種子?做夢呢?
結果,玉米的發芽率在98%,小麥是96%,穀子是85%,高粱是94%,土豆最低只有80%,但是土豆的繁殖方式不同,有80%的發芽率就不錯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土豆是脫毒馬鈴薯種子,屬於小粒的種子,而不是土豆根莖,但是五六代塊莖繁殖之後,如果沒有專業的人員進行選育,繼續使用塊莖繁殖,就會很快的退化。
畢竟土豆屬於茄科類植物,所以也是會開花會結果有種子的,但是很小,只有高粱子那麼大,一般人很難注意到罷了。
王立忙裡偷閒也見了獨立團的新政委趙剛,是個很溫和的人,一臉的書卷氣,怪不得被李雲龍叫做是白面書生。
看著他,王立很是懷念,想三個月前,我也是白面書生啊,僅僅是三個月我就成了跑單幫的,這找誰說理去啊。
雞現在長勢不錯,找了譙雞的,把公雞按照十比一留下,剩餘的全都譙了,跟母雞當小姐妹多好啊,長得快還不打架。
二師兄們的長勢也喜人,看來今年過年是能吃到年豬的了,王立這樣高興的想到。
12號下了一場雨,但是隻下了個地皮溼,太陽一曬就已經幹了,害得王立白高興了一陣,但是聽說隔壁的平順縣和黎城縣雨下的不小,分過去那邊種子已經種上了。
這就王立越來越著急,好在小滿也就是5月21日,總算是下了一場雨,王立測了測石泉村有四寸,隔壁幾個村也有34寸的墒情,可以種了,於是,好歹也是趕在冬小麥收穫之前種了。
兩匹馱馬拉著一副步犁在地裡可以說健步如飛,早就準備好的八路軍戰士在後面捅出來的溝裡隔一尺放一顆土豆種子,如果出苗率不足則視情況補種。
今年沒有種穀子和高粱,穀子這玩意出苗率完全看天氣,有的年景一次種好了就能出苗,有的年景,種三四次都未必能出苗,而且這玩意要是天氣不好,還要拿石墩子壓一次地保證不被曬死。
出苗之後又要間苗,鋤起來也比玉米和土豆麻煩的很,至於高粱,高粱更特麼的坑爹,他起蚜蟲,而且滅不掉,大伏天的啊去地裡撒農藥,要是敢上倒黴撒完就下雨,撒好幾次也沒有用。
那高粱杆上、葉子上上密密麻麻全是蚜蟲,黑黢黢的瘮得慌,王立(作者)小時候經常能聽說誰誰誰家因為敵敵畏配多了,中毒了的事情,當年六六六被禁用就是這麼個原因,太毒了。
本來就就是三伏天,大太陽下蒸發量高,也就是這個原因才能毒死蚜蟲,但是如果濃度太高,不僅僅可以把蚜蟲毒死,還特麼能把人毒死,當年種高粱的時候,中毒毒死的可不是一個兩個。
就是王立長大以後,這些年條件好了很多也時常有新聞看到,某地農民使用農藥不當,中毒的事情。
今年主要是為了存糧食度荒年,老百姓雖然有些不明白,但是還是聽了八路軍的意見。
就像是石壁村的村長李銀拴就說了:“人家八路軍還能害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