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王立的演講(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立和老總兩個人聊到了傍晚,本來還想著留下來吃頓晚飯的,可是前線戰事有變,河北日軍向正太線增援了兩個大隊約1700人,這不是小事,只能連夜返回涉縣。
“你這麻辣燙我是吃不成了。”老總有些惋惜的說。
“給,這是紅油,你想吃的話,隨便煮點什麼就行了,麻辣燙就是又麻又辣,隨便煮點亂七八糟的東西就行了,並沒有固定的食材。”王立用一個裝奶粉的密封盒子裝了一盒子紅油,又用油紙包起來裝在布袋裡遞給了老總。
麻辣燙的起源是火鍋,火鍋的起源則是在重慶的碼頭,縴夫通常都是窮苦人家,要不然也不會幹這種又苦又累的活,起初因為天氣潮溼,漁夫和縴夫會經常在食物中新增一些除溼的藥材食材例如茱萸、生薑。
直到清中期大概康熙年間,辣椒的流行給這種已經流傳了幾百年的小眾食物賦予了全新的靈魂,並且猶豫這種非常有魔力的調味品,使得這種卑微的食物變得具有了無與倫比感染力,上至達官顯貴,下至販夫走卒,無不為之傾倒。
辣椒有著更深層次的辣味,比起茱萸他辣的更通透,比起生薑麻的更痛快,於是這種只有重慶、四川一帶的漁夫和縴夫才會吃的食物在兩百年內傳遍了大江南北。
這也是為什麼真正地道的火鍋,往往重油重鹽重辣的原因,在物資匱乏的時期,21世紀普遍被人妖魔化為垃圾食品的動物油脂,正是這些人所夢寐以求的。
傳統的未必一定好,也未必一定不好,只能說時代不同,對待一個事物的看法也不盡相同。
“行,不錯,那我走了。”老總將布袋放在了馬鞍上掛著的褡褳裡,擺了擺手就翻身上馬。
“老總晚上趕路你要小心啊。”王立拉住馬頭說道。
“我今年才42歲,比你們師長年紀還小呢,放心吧沒問題。”老總知道王立是在關心他,擺了擺手說:“去看你老婆去吧,我這個老菜幫子沒什麼看頭。”
“八字還沒一撇呢。”王立不好意思的說。
“結婚不就是兩個人看對眼了,搬在一起搭夥過日子嘛,哪有那麼多矯情的講究。”老總搖了搖頭,表示看不懂你們這些年輕人:“你們倆口子的事情輪不到我管,走了。”
入夜,儘管已經很冷了,夜裡都已經結霜了,可是人們心裡的火熱的,今晚吃好的,大米粥配麻辣燙,把周圍的人心裡撩撥的十分激動,尤其是龐英這些從延安來的幹部們,他們很大一部分是湖南、四川人。
到了北方大米就成了奢侈品,可以說自紅軍長征以來,就再也沒吃過幾頓,大米看似觸手可及,實則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啊。
抗日戰爭爆發後,為解決運力不足問題,果民正府在川陝公路組設驛運機構,開展戰時驛運,管理民間運力,運輸軍需或民用物資。
在川陝車馱運輸所初期,有膠輪大車500輛、人力車200輛,月運物資300多噸,加上從各地籌集的五百輛汽車,一個月也只有不到三千噸。
可是就這麼一點物資,卻要在川陝公路上週轉長達160萬噸公里,平均每輛車要走差不多五百多公里,才能物資送到陝西前線,要知道,這僅僅是在川陝公路上要走的距離啊。
從川陝公路的盡頭寶雞到延安,仍然有將五百多公里的路程,就算是果黨不封鎖,大米從最近的四川運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況還有封鎖。
1944年盛夏日軍進軍貴州,前鋒深入獨山,距離已經貴陽不足200公里,可以說前鋒打個突擊一個星期就能衝到貴陽。
再由貴陽北上,經遵義下綦江,重慶遙遙在望,而禿子的主力幾乎都在前線,大後方的兵力一向空虛,果府高層籌劃向西康撤退,抗戰進入最驚險的一刻。
彼時,從陝西急進的29軍花了39天,徒步行軍2600華里才由川陝公路趕到了合川,由此一事可見兩地之交通之艱難。
“陳部長你講吧。”王立站在主席臺上有點不知所措的推讓道。
“你是主人,我是客人,客隨主便嘛,客人怎麼能搶了主人家的風頭呢?這不是做客之道啊,何況你可是咱們八陸軍的財神,我就是得罪誰也不能得罪你啊,啊哈哈哈哈……。”陳部長打個哈哈就把這件事推了過去。
王立試探的說:“那我可就講了。”
“請。”陳部長做了一個請的動作說道。
“同志們,今天中央的學習督導組就正式和咱們要暫時生活一段時間,雖然我們這段時間小日子過得不錯,做出的成績也非常的好,中央對我們的評價也很高。尤其是對於咱們的農業發展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給我們記了集體三等功,還特別做了全軍的通令嘉獎,大家高不高興啊。”王立站在主席臺上講道,說話之間還吐著白霧,之所以在晚上開會,主要是為了不影響白天干活。
“高興。”臺下的同志異口同聲的說道。
“高興那也不準給我把尾巴翹到天上去。”王立話茬一轉開玩笑道。
臺下從各地集結過來的同志聽到這句話頓時露出了會心的笑容,顯然他們對於這個中央的嘉獎還是很高興的,現在這個天,白天越來越短,要是不趁著白天干活,那就得摸黑幹活了。
“自1937年七七事變以來,全面抗戰已經進入第四個年頭,快要進入第五個年頭了,最為艱難的想相持階段就要來了,以前我們啃草根吃樹皮扛了下來,沒道理現在日子越來越好反而沒了敢打敢拼的骨氣。
常言者有恆產者有恆心,本地的同志們是最右有感觸的,有沒有誰家是本地的啊。”王立問道。
“額家就是本地的。”石老三在一邊高高的舉起手說道。
“哦,是石錯啊,那就請石錯同志給我們講兩句。”王立看見自己的警衛員想說兩句於是就把石錯拉了過來。
說起來石錯還是他給起的名字,出自《詩經》“他山之石,可以為錯。”指的是磨礪的意思。
“別別別,首長額就是湊個熱鬧,真不會說話。”石錯擺手表示自己不會說話。
“來來來,請石錯同志給講兩句好不好啊。”王立揮了揮手,下面起鬨說:“講一個,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