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來看,這天津還是太小了。

周學熙顯然也還記得他,見到他過來也是愣了一下,然後才笑道:“小兄弟,你可還認得我?”

“周先生!”李勇欣然上前去打了個招呼,然後又歉然笑道:“怎麼會不認得先生,只是先前和先生說有空去拜會,可是後來一直不得閒,感覺有些不好意思……”

趙秉鈞在旁邊看了看兩人,問道:“怎麼,緝之與他認識?”

周學熙道:“先前曾有過一面之緣……”跟著看到趙秉鈞和李勇二人臉色,不由稀奇道:“怎麼,你們二位也認得?”

趙秉鈞湊在他耳邊低聲道:“二公子來信要我照顧的那位,便是他。”

“哦?”周學熙愣了一下,然後反應過來,“原來你便是那位‘金大俠’?”

“不想周先生也看過拙作?”李勇這時候當然是當仁不讓,不該謙虛的時候也沒必要謙虛。

如果說《天龍》剛開始還有很濃厚的原著的影子,那寫到現在,已經很大程度上是李勇和張牧之兩個人的作品了。

當然也有賴於李勇一開始就確定好了條件,所以在《天龍》越來越受歡迎,稿費提升的情況下,兩人的合作還是很和諧。

不過對外一直都只有李勇一人,張牧之甚少與外人接觸,甚至都沒人知道他。

周學熙倒是一點兒沒有懷疑,只是點頭道:“《天龍》一書,外界爭議頗多,不過在我看來,此書倒可以開一類之先河。”

“緝之,智庵,你們在這聊什麼呢?”這時此間的主人嚴範孫也走過來,然後看了眼李勇,“這位是……”

周學熙幫李勇介紹了下,嚴範孫倒是也很驚奇,沒想到這麼年輕的面孔,居然是那最近在房間傳得沸沸揚揚的《天龍》的作者。

李勇卻是不知道,面前這三人,都跟袁世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自然也都與那袁克文袁二公子有聯絡,然後自然也能從趙秉鈞這裡,知道袁二公子一直交代關照著他。

不過在他們看來,李勇最讓他們看重的,還是作家的身份。

正如周學熙所說,《天龍》一書在此時,其實隱隱有開一派之先河的趨勢,至少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了模仿的同型別作品,只不過李勇的想法跟張牧之的文筆完美結合,暫時沒有其他作品能比得上。

像是周學熙作為天津工藝學堂總辦,嚴範孫作為深耕於教育事業的新派文人,趙秉鈞更是搞警務實踐的,他們的想法並不老派,自然也更能夠接受各種新型別的事物。

要是換成那些老牌文人,比如說康有為這樣地,估計就要開始抨擊他這小說是“不務正業”了。

不過畢竟彼此領域不相干,而且還不太熟悉,所以嚴範孫之後就沒把注意放在李勇身上了,而是問周學熙道:“緝之,你那工藝學堂,可有什麼好的教習,可以來我這兒兼職。

“你也知道,西式教育裡,這動手能力也是有要求的,所以若是能夠培養一些課外的特長能力,做一些業餘活動,我個人覺得,對於發掘孩子們的各類天分,有很好的幫助。”

都是幹教育的,對這個當然不會陌生,所以周學熙想了想便點點頭道:“範孫有需求,我自然義不容辭,不過還需要徵求他們自己的想法。畢竟不是朝廷任命,多是僱傭的,自由度大一些。

“到時候就算真同意了,恐怕你這裡也還需要破費一番……”

“哈哈哈……”嚴範孫卻是笑了笑說道:“若只是錢的問題,那不是什麼大問題。”

旁邊李勇聽到這裡,突然就有了一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