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時局和辦學(第1/2頁)
章節報錯
1904年10月17日,嚴範孫、張伯苓在天津創辦私立中學堂,即後來的天津市南開中學。
天津各界都來道賀,商會自然也來參加了,李勇也就跟著農勁蓀一起過來見見世面。
發言是學堂創始人和一些政商大佬們的保留節目,不外乎就是上臺訴說一下學堂的由來,感激一下捐資和援助的父老鄉親們,再介紹一下學堂的基本情況,最後展望一下未來。
農勁蓀雖然薄有家資,卻還夠不上這個資格,所以跟李勇一樣坐在臺下看戲。
當然,農勁蓀此來,不只是為了來參加這開學儀式,還有“化緣”的想法。
因為霍家拳館近來人氣爆棚,原本那霍家祖宅的位置肯定是不夠了——實際上原本是夠的,但總要有些生活區域和祭祀場所吧。
所以最後霍元甲、農勁蓀還有李勇仨一商量,得了,乾脆直接從霍家祖宅裡搬出來,另尋他地作為這武館的會場吧。
這自然也不只是場地的問題,還有一些設施,還要搞宿舍啥的。
那無疑,這些都需要錢。
農勁蓀一來是為了拉投資,二來是為了拉關係,然後好挑地方。
他原本還真想要賣樓的,但是在李勇的勸說下還是作罷了。
沽月樓是一個長久的營生,不能這麼貿貿然放棄。
畢竟武館說實話,現在只能勉強維持收支平衡,很難說靠這個來賺大錢。
本身不管是李勇、霍元甲還是農勁蓀,也都沒有靠著這個賺大錢的想法,既然如此,有另外一個能夠支撐平日開銷的營生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這還是沒什麼事兒,要萬一後面出了什麼事兒急需要用錢,那起碼還有一個後路在。
既然沽月樓不好賣掉,農勁蓀一時拿不出那麼多錢,那就乾脆來找別人籌款。
以霍家拳館目前隱隱形成的影響力,已經足夠對一些商人或是大戶有吸引力了。
不管是用來做投資,還是想要藉機做些實事,都可以。
這樣還可以乘機跟津門各界拉好關係,畢竟農勁蓀和霍元甲,目前只在天津商界和武術界有一定的地位和人脈,李勇就更別說了。
所以在儀式結束之後,農勁蓀便帶著李勇來到了小禮堂,這裡正辦著一場見面會。
因為嚴修也就是嚴範孫能夠拉起這所學校來,也是多虧了各界資助,出錢的出錢、出力的出力,還有諸如賣面子讓孩子過來報名的。
所以這場見面會,實際上也是一次感謝酒會。
農勁蓀在這裡面碰到了不少熟面孔,所以不太顧得上李勇,就讓他自己去走走看看,只是注意說話行事小心點,不要不小心開罪了惹不起的人。
李勇自然不是那麼莽撞的,莫說他跟著霍元甲習武這些年,是真的修身養性了,就算原本現實中,他的個性也是與人為善,人不犯我我必不犯人的。
不過他在這兒,倒是也碰到了熟人。
方才他在臺下的時候其實就看到過了,問題是趙秉鈞身邊正在和他閒聊的人,居然是那位周學熙。
李勇也是頗感意外,那一次邂逅之後,他與周學熙二人便再沒見過,這個時代也談不上電話簡訊聯絡什麼地,他本來還以為這關係就要這麼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