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靠著嘴皮子和一手似模似樣的霍家拳套路,李勇自然是沒怎麼花費功夫,就在他們當中確立了自己大師兄的地位。

然後他又用《天龍》這個故事來勾引他們,讓他們無人不服。

不服?拖更斷更大法瞭解一下!

時間不知不覺,已經兩個月過去,李勇跟張牧之一起,也將天龍的前兩卷故事完成,並在期刊上連載了兩期。

說來也是好運,或者應該說是農勁蓀YYDS,居然能夠搭上《新小說》的關係。

當然,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新小說》的發行量還是比較有限,而且說是面向全國,但其實主要還是在那幾個地方發行。

去年創刊開始發行了三期後,就停刊了半年,及至今年六月重新發行的第一期,便刊載了《天龍》的第一卷,第二月刊載第二卷。

對於《新小說》原本的受眾群體,對《天龍》的評價並不高,但這部小說卻吸引了一定數量的新讀者,包括這些師弟師妹,都有不少人去買來看了之後,跑來吵著讓李勇講後續,所以才有了現在這麼一出。

這也算是,給《新小說》做了點小貢獻了。

目前第三卷其實也寫的差不多了,張牧之還在做最後的潤色活動。

其實在李勇看來,若是能夠刊載在報紙上,影響力或許會更大,一方面是報紙的及時性要超過期刊,而且每日連載的話,追續性肯定要強於雜誌刊物。

二來,則是報紙更便宜些,而且方便借閱,這也就註定了這是大部分人能承受得起的,受眾市場自然也就更廣。

就算賺錢少些,但能夠產生更廣泛社會影響力的話,這也是李勇更追求的。

不過這可就比期刊要難上的多了,畢竟報紙大部分還是受到官方控制的。

如今報業最發達的,無疑是在滬上,那裡既有繁多的海外報紙,又有一些民間小報。

而在津門,去年倒是開始發行了一份官報,叫做《北洋官報》,由天津設立總局刊發,並且在全國範圍內發行。

這份報紙背後,是袁大頭。

可惜這卻是農勁蓀都沒辦法搭上的關係,李勇也只能望報興嘆了。

當然,寫小說只是李勇如今生活的一部分,包括現在在這裡,跟霍家武館的師弟師妹們,講述第三卷的一些故事。

至於為什麼會有黃蓉,別問,問就是喬峰融匯了郭靖郭靖,阿朱當然也被融匯成了黃蓉。

既然沒有什麼殺父之仇,那阿朱這個形象就少了很多可寫的矛盾,也沒了亮點。

相反的,黃蓉這樣一個形象,叛逆、朝氣,行事果決有主見,有悖於傳統的大家閨秀形象,卻正好符合現在所追求的“婦女解放”。

去年由蔡元培等人發起的中國教育會,便已經將創立女校列入議程,這也標誌著如今婦女意識的覺醒。

甚至不看那個,就看這霍家武館,都能接受女弟子了,就知道現在的改變了。

“怎麼都不練功,聚在這裡做什麼?”這時候霍元甲卻走過來,才剛開口,師弟師妹們立刻一鬨而散,留下李勇一個坐在那裡,特別的顯眼。

他起身也想開溜,卻馬上被霍元甲叫住。

心裡暗叫不好,轉過頭苦著臉便道:“師傅,我知錯了。”

霍元甲卻笑道:“我來找你,是因為勁蓀跟我說,有個人找到了他頭上。讓我來問問你,要不要去見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