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得好!”

李勇剛剛唱完,旁邊突然應聲叫好。

李勇和霍元甲不免都看過去,卻見到旁邊站著兩位戴著帽子、身著深色長衫、腰間還彆著懷錶的中年人。

這份光鮮亮麗,代表著他們的身份不一般,至少絕對不是平頭百姓。

要置辦這一身行頭,不只是錢的問題,還得有門路。

“不知道兩位是……”李勇連忙朝著他們拱一拱手,請教道。

“鄙人,周學熙,如今為北洋工藝學堂總辦。”那人先是自我介紹,然後又指著身旁的同伴說道:“這位,乃是北洋大學總辦,蔡紹基先生。”

蔡紹基也拱了拱手,算是打招呼,不過這位先生不苟言笑,看起來是個比較嚴肅之人。

當然,也有可能是此時正遇到什麼困難,沒有心情說笑,因為李勇剛才就注意到他一直眉頭緊鎖,而且顯然不是因為他們師徒。

對這兩個名字,別說李勇,連霍元甲都頗為陌生。

不過北洋大學李勇卻是聽說過的,或者說,跟北洋能夠沾邊的,基本都能確定是大佬了。

洋務運動啊!

雖然洋務運動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後宣告破產,但還是留下了不少遺產,“北洋”這名字就是其一。

先前才碰到個從北洋水師中出來的老乞丐,這會子卻又碰到了北洋大學的人。

其實,就算不考慮到這個,這兩位的身份也絕對值得深交。

所謂總辦,就是校長的意思,而且是大學的校長,在如今這時代,那身份地位可不得了。

又或者說,如果不是身份地位足夠的人,還擔任不了這個職務。

“在下李勇,這位是我師傅,霍元甲。”李勇也自我介紹了一番,然後問道:“敢問兩位總辦,你們來這裡是……”

這也不像是什麼特別的日子,兩個校長平常日理萬機,不至於閒著沒事幹跑到墓地來瞎逛吧。

那周學熙道:“今日本是北洋大學重新開校的日子,我們在此,卻是為了來此祭奠兩位曾經在洋人入侵博文書院時,站出來的義士。故而蔡兄情緒有些不好,並非針對你們……”

他也是看出來了李勇看出來了蔡紹基的面色不對,所以跟他們解釋了一下,而並沒有因為李勇看起來身份普通就看不起。

然後他又主動笑問道:“李勇兄弟,你方才唱的那首,是你自己作的?”

李勇還沒那麼厚的臉皮,只說道:“是我以前聽過的,也不記得是誰唱的了,只是覺得唱得好,唱到了心坎上。兩位先生不知道,方才我與師傅……”

接著,他便簡單的將那老乞丐的事情說了一下。

他當然不是喜歡跟人講故事,而是這兩人的身份,讓他覺得很值得結交,而且從他們剛剛對那首歌的態度來講,起碼也是有學識的志士仁人,對於這種話題會感興趣,這叫做投其所好。

果然聽完了李勇所說的老乞丐的經歷,周學熙有些感慨道:“當年之事,不說也罷。其實當年朝堂袞袞諸公,並沒幾人覺得不對,後來後悔也無用了。”

這是眼界和見識的問題,腐朽的朝廷、短視的統治者們,看不出這個世界早已經變了,還拿舊的一套來看,被打怕了就想要龜縮起來,好像這樣就什麼事都沒有了一樣。

豈不知,人家最是喜歡得寸進尺的,你退一步,他們可以進五步甚至十步,最後退無可退,直至崩潰。

李勇也配合的感慨了一聲,然後說道:“是啊,我與我師傅半個月前,還在山裡,不問世事,等出來後才發現,這津門已經換了天地,到處都是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