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取消,讓奇計參加科舉的的希望破滅,他算是和蔡京結下樑子。

不過既然科舉取消,也就不用再急著趕時間參加進士考了,奇計就安心在州學讀書。

在大宋的讀書,和古龍綜合世界不同,那時他已經科考完畢,成了翰林,讀書也只是為了提高修養。

與三國演義世界也不同,三國時期的讀書,是為了提升神識力量,強大自身。

這個世界,讀書和科舉有著很深的關係。

不可否認,讀書能強大自身,而且讀書出成績,和自身的實力有很大關係。

如果境界不到,一篇文章都寫不下來。想要考取進士,大概需要……神通境的實力,而且是神識力量達到神通境才行。

在州學的第二年,奇計恢復了全部實力,在實力上達到了進士的水準。

如果科舉不廢止的話,奇計就可參加州試,待過了州試,看朝廷哪年開進士考,即可去汴京趕考。

當然了,不是說實力夠了就一定能考上進士,落榜的神通境文士多了去了。

在這方面,奇計倒不是擔心,好歹他也是正經的大明翰林,而大明的科舉,可比大宋嚴格多了,文人的等級從童生、秀才,到舉人、進士界限分明,半點不能逾越。

奇計還記著很多名人的科考文章,自認為參加宋朝的進士考是手到擒來的事。

可惜被蔡京的一封奏表給中斷。

如今實力恢復,奇計不著急去開封了,倒是有了出遊的想法。

……

八百里梁山泊,橫貫鄆州和濟州,獨龍崗所在的壽張縣,分屬鄆州,而梁山首領宋江,則是在濟州鄆城縣,相距不過二三百里,並不算遠。

水滸的世界,是圍繞樑山泊進行的,近在咫尺的鄆城縣是主要場景地之一,不但宋江、宋清是鄆城人氏,梁山的不少好漢都是鄆城人。

梁山第二任大頭領晁蓋是鄆城縣東溪村保正,梁山的第二號人物軍師吳用是東溪村私塾先生,阮氏三雄是所在的石碣村在梁山泊旁邊,分屬濟州,吳用一介書生,三更出發,晌午而至,大約也不過數十里,估計都出不了鄆城縣;吳用智取生辰綱的黃泥崗,不會距離東溪村太遠,大概也在鄆城縣,白勝大概也是鄆城縣人;還有朱仝和雷橫,一個是鄆城縣馬兵都頭,一個是步軍都頭,縣裡的基層軍職,一般都是本地人出任,朱仝、雷橫和宋江關係頗好,敢冒著掉腦袋的風險私放晁蓋、宋江,至少也有幾十年的交情,也應該是鄆城人。

原本梁山上的王倫、杜遷、宋萬、朱貴等人,也有可能是鄆城人氏,畢竟能在自家附近為寇,何必跑到人生地不熟的異鄉?

鄆城本是鄆州之治,後來被劃歸濟州,相比之下,在後世鄆州的名氣不如鄆城,這就是因為水泊梁山有這麼多人出身鄆城,或者在這裡戰鬥過。

距離水滸開局,還有七八年的時間。

當此之時,晁蓋大概已經當上了保正,書生出身的吳用,不知道有沒有失望透頂,選擇當個私塾先生;阮氏兄弟還年輕,大概還在練水性;宋江或者正在養望;朱仝、雷橫很可能才初入廂軍;白勝估計還沒混出名號……

還有梁山,王倫一夥現在有沒有聚義還未可知。

所以奇計想趁著天下還不太亂的時候,到梁山附近走一走,熟悉一下地理,為將來征討梁山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