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初識梁山眾(求訂閱)(第2/2頁)
章節報錯
吳用聽出來這話裡沒有嘲諷之意,這才放心:“祝秀才前途似錦,哪有我這鄉村先生說教的份。”
他若是還在努力,倒可說幾句,但自己放棄了努力,又怪得了誰。
“不然,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吳先生何必自謙?科舉仕途不過只是一方面,歷來大賢隱於野者不勝列舉,以學生看來,加亮先生便是這鄉野大賢。”反正好話不要錢,奇計張口就來。
“二位還是先進去吧,邊喝邊聊。”晁蓋見奇計沒有輕視吳用的意思,這才放心。
“是我的錯了,忘記迎貴客入內,”吳用自認錯誤,“祝秀才,裡面請。”
……
晁蓋不愧是豪爽之人,就連奇計這種歷經幾個世界、心態及其穩定的人都為其所感染,喝了不少酒。
酒宴之上,也和吳用相談甚歡。
晁蓋和吳用現在也還沒有落草為寇的心思,對朝廷雖有不滿,也在接受範圍內,只偶爾發發牢騷。
現在的朝堂,還不是“六賊”一手遮天的時候,高俅還未發跡,只有等天下被朝堂蠹蟲折騰的民不聊生了,才會一時義憤劫奪生辰綱。
“祝秀才遊學至此,不知是何方人士?”席間吳用問道。
“前推百年,學生與晁保正、吳先生都是同鄉,”奇計說道,“如今嘛,也是鄰居,學生是鄆州壽張縣人氏,如今在鄆州州學學習。”
“在下聽聞鄆州出了個神童,不會就是祝秀才吧?”吳用又問道。
“大家抬愛罷了,學識只是比常人花在讀書上的時間多了些。”奇計“謙虛”道,“與真正的神童相比,學生差遠了。”
真的是謙虛了,有系統加成,過目不忘,還能借鑑明清幾百年的優秀文章,能不是優秀嗎!
“真想不到,祝秀才居然在名聲最盛的時候選擇遊學,更想不到祝秀才竟然恭謙有禮。”吳用嘆道。
“吳先生以為學生應當如何?”奇計笑問道。
“在下想來,大概是自命不凡,對任何人都不屑一顧。”吳用說道,“起碼換了我,是做不到秀才這般地步的。”
“或許真換了先生,先生的想法就變了。”奇計說道。
“鄙人聽說壽張獨龍崗有個祝家莊,祝家莊莊主祝朝奉當年是響噹噹的豪傑,不知秀才可與祝家莊有關係?”晁蓋的關注點和吳用不同。
“怎麼,晁保正認識家父?”奇計疑惑道,“學生便是祝家莊之人,家父祝萬茂。”
祝朝奉,現在就有人稱祝萬茂朝奉了嗎?看來這兩年祝家莊發展的不錯啊!
“原來是祝朝奉的公子,那還真是鄰居了,都是在這梁山泊邊緣討生活。”晁蓋說道,“鄙人聽過祝朝奉的威名,但是未曾謀面。我行走江湖的時候,祝朝奉已經返鄉不出了。無緣一見,實屬遺憾。”
是不是遺憾奇計不知道,但若當年兩人遇見,未必就會你好我好大家好。
混江湖的,大部分都是要踩著別人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