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金國、西夏俱滅,蒙古南下攻宋是必然,他還在發愁怎麼保全全真教,而今卻恍然。

幾位師兄對此早有準備,如今又被這個小和尚開解,他才算徹底放下心來。

全真教最重視的是教義、是道統,只要教義傳播出去,道統發揚光大,無論在哪,無論以何種形式都無所謂。

……

奇計不再說話,抱著郭襄下山,黃偉緊跟著,周正安也隨之下山。

後世的道士,會被人稱一聲“有道全真”,就組建全真教有多成功了。

這一點,以家族形式傳承的正一道是比不了的,哪怕他們早了一千年。

絕情谷不遠,奇計卻走的很慢,美其名曰擔心孩子。

此時天氣已冷,天色昏暗,隱隱有下雪的徵兆。

黃偉知道奇計心裡又有別的想法,也不多言,對周正安這個正牌的全真道士,他還是有些牴觸的。

奇計心裡盤算著,距離李莫愁一行大鬧古墓應該還有幾天,一燈差不多也在往絕情谷趕了,只要早一步到就行了,沒必要太早,否則豈不是臺單調。

所以他寧願慢點,順便逗逗小郭襄,也不想太早過去。

就這樣等他們來到絕情谷口的時候,“恰好”碰上楊過一行。

“楊檀越,我們果然很有緣分。”奇計笑道。

“慧覺大師,你怎麼也來了?”此刻的楊過,心裡對這小和尚更加忌憚。

一次是巧遇,兩次是巧遇,他是聰明人,接二連三的巧遇,就不正常了。

自己身上到底有什麼值得他圖謀的?

“當然是來把孩子送還。”奇計說著,把懷裡的郭襄遞給楊過,“只是腳程慢了點,卻剛好碰見楊檀越。”

“那就多謝大師了。”楊過心裡呵呵,單臂接過郭襄,交給小龍女抱著。

“這兩位大師是?”奇計看著一燈二人故意問道。

白衣白眉白鬚的一燈和黑衣短髮的裘千仞,他自然是認識的,但此刻他卻不能認識。

“這位是一燈大師,這位是慈恩大師。”楊過介紹道。

“原來是華山五絕之中的南帝和當年的鐵掌水上漂裘幫主,小僧仁波切,見過二位大師。”

“客氣了,都是往昔虛名,現如今只有我佛座下兩個僧人,”一燈笑道,“仁波切,活佛,你是密宗傳人?”

“小僧密宗黃教金剛寺傳人,師從金輪法王,”奇計自報家門,“曾於少林掛單一年,大師叫我慧覺即可。”

“久聞密宗黃教大名,惜無緣一悋,老僧禪宗門下,痴長數十年,慧覺,待閒下來,可坐而論道。”一燈沒有因為奇計年紀小就看輕,邀請道。

“小僧現在就有一問題請教,”奇蹟不顧周圍人還未從一燈邀請論道的震驚中恢復過來,就率先丟擲了問題,“敢問大師,可有輪迴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