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艦隊由上萬艘世代飛船組成,其中最小的一艘長度也超過了10公里。這些龐大的飛船裝載著所有的艾爾德人,以20%光速的速度飛入了充滿著未知的星空。

但對種族未來的預測並未結束。

離開恆星系以後,恆星對各類觀測手段的干擾也大大減弱,星空在艾爾德人的眼中變得清晰了很多。透過飛船搭載的各類望遠鏡,它們很快積累了大量的觀測資料,並發現了許多以它們的科技根本無法解釋的現象:

比如有些恆星的壽命明明還未結束,卻毫無徵兆地突然爆炸;

比如有些物質可以透過引力波探測到質量,卻無論如何也觀測不到,就彷彿被隱藏了起來;

比如在宇宙誕生初期,明明是同樣能級的加馬射線流,有的破壞力極大,有的卻小得多。

……

為了分析這些現象,艾爾德人對“種族命運1.0”進行了升級,大約100個艦隊日後,“種族命運”被成功升級成為2.0版本。此後經過一系列的測試和運算,最終得出了以下結論:

1、在星空中,特別是在宇宙誕生初期,有一種比物理規律和數學規律更基礎的規律在發揮作用;

2、在星空中,有一類比智慧文明更高位的存在,它們可以運用第1條中的規律,如果要用一個已有的詞彙來指代它們,不妨可稱之為“神明”。

而在“種族命運2.0”所預測的未來中,又大致可分為“躲避神明”與“主動接觸神明”兩類。

和大多數艾爾德人的直覺不同,模型計算顯示,在躲避神明的一系列未來中,艦隊生存時間的期望值反而更低;而如果主動接觸神明,雖然有可能很快就招致毀滅,但同樣有不小的機率能夠提升整個文明的實力和認知,進而提升文明的生存能力。而在最好的那些未來中,無一例外艾爾德文明都晉升成為了神明,也只有這樣,它們才能一直存活至宇宙熱寂。

經過這一次預測,艾爾德文明很快確立了新的目標,繼“飛入星空”之後,“接觸神明,並尋找機會晉升成為神明”成為了整個種族新的共同追求。

轉眼間,時間又過去了2000個艦隊年。

艾爾德人的艦隊在這段時間裡航行了接近150光年,期間遭遇了數十個高等智慧文明,並與這些文明發生了貿易或者戰爭,幸運的是,它們在每一次戰爭中都取得了勝利,並在貿易中獲取了不少技術與知識。

在這些貿易中,艾爾德人意外地發現,己方最受歡迎的貿易品竟然是塔可莉。

塔可莉原本是一種用來維護和修理飛船的彷生機器人,為了便於進入各種狹窄的空間,它們被設計成一團可以隨意改變自身形狀的原生質,艾爾德人將它們當做工具使用,從來沒有想到,它們有一天會成為廣受歡迎的商品。

當艾爾德人詢問其它種族,為何購買塔可莉時,得到的答覆是:它們發現塔可莉是一種很好的祭品,每次獻祭給它們的神明,神明都會給予比過去跟豐厚的恩賜。

就這樣,透過這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艾爾德人首次接觸到了神明,儘管只是透過極為間接的方式接觸到神明的只鱗片羽,但這對它們而言,這已經足夠。

艾爾德人付出高昂的價格,向這些文明購買了有關獻祭的知識,並很快進行了了一次成功的獻祭。

接下來,它們便使用了一貫以來的做法:

對塔可莉進行快速迭代。

簡而言之,就是根據每一次獻祭的效果,對塔可莉進行有針對性的快速升級。

這種做法的效果是明顯的,沒過多久,塔可莉就成為了許多神明最喜歡的一種祭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