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這名國立大學的物理學教授,當做半娛樂地講著事情的前因後果。

牛頓力學和弗羅茲得出的理論,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首先是牛頓力學,有個很關鍵的出發點,那就是絕對時空。

簡單的說,所有的力的作用結果,都需要考慮到一個參考系。

比如一輛車的速度是每小時120公里。

那麼得出這個速度數值,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車子針對某個靜止的物體。

這也符合正常人們的觀察經驗。

但是,到了弗羅茲給出的方程,計算出光(電磁波)的速度是每秒30萬公里。

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弗羅茲發現,在他的方程中,光速(電磁波)只跟兩個沒有方向的標量有關係。

一個是真空磁導率,另一個是真空電容率。

這就意味著光在真空中傳播的時候,不管是哪個方向,速度都是一樣的。

當然了,目前這個結果還只是計算出來的,沒有得到實驗驗證。

問題就在這裡,用牛頓力學的角度,光速的參考系是什麼?

也就是說,光速是相對於誰的速度。

弗羅茲回答不出來。

畢竟光無論朝哪個方向,速度都一致的話,那就需要存在一個巨大無比、而且絕對靜止的參考系。

宇宙中有這玩意嗎?

這個星球的科技,屬於應用型科技。

但不代表這裡的人都是白痴。

人類知道包括布魯雅星球這樣的行星、恆星,都是在不斷運動的。

哪來的巨大無比、絕對靜止的參考系。

前段時間,牛頓力學可以說一統天下。

凡是運動類、力學類的,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釋。

但是到了光、以及電磁波這裡,就無法解釋了。

除非有個巨大無比、絕對靜止的參考系。

不過這位叫弗羅茲的聯邦物理學家,也不是吃素的。

他在元霄發表的《自然定律》中,發現了以太的概念。

所謂以太,就是存在在宇宙中、分佈均勻、且絕對靜止的存在。

歐了!

就這個了!

這個以太,不就是純天然的巨大無比、絕對靜止的參考系嗎。

弗羅茲就此發表了修正理論,聲稱統一了牛頓力學和電磁學。

但是,科學技術理論之類的,講究實驗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