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風雨聽蘆(第1/2頁)
章節報錯
昨夜,陳青牛打造了一葉扁舟,一支長篙。
第二天。
也許是無心,也許是老天有意。
秋風斜斜,天空下了一場清冷疏雨。
陳青牛扛著扁舟,拿著長篙,和撐著油紙傘的宋檀兒走到了河邊。
他將扁舟放在水上,抱起宋檀兒,上了扁舟,將其放在了扁舟上。
兩人溯游而下,欣賞兩岸蒼蒼的蘆葦。
陳青牛一邊劃扁舟,一邊看兩岸的蘆葦,說道:
“蘆葦是一種生命力很頑強的植物,它對於生存環境有著較高的適應能力,通常都是默默直立在水邊。正是因為蘆葦花的這種精神,才有了“堅韌、自尊又自卑的愛”這一花語!”
宋檀兒嘀咕道:
“在《蒹葭》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中的蒹葭指的是蘆葦。
《蒹葭》中詩句的意思是一大片白色的蘆葦林,凌晨的露水變成了白霜,而自己心愛的人卻在對面河岸。所以蘆葦被以為是距離愛情最近的植物,但同時也是距離愛情最遠的植物。
蘆葦一直以來被人們以為是生涯的見證物,它知風、知雨、知冷、知熱,常年生長在潮溼而又渾濁的環境中,在迎著各種艱苦的情形下依然能夠挺立生長。
從另一方面來看,它還象徵著一種不畏困苦、積極向前的精力!”
陳青牛用清邁,又不失大氣的歌聲唱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宋檀兒撐著油紙傘,佇立在扁舟上,疏雨中、聽著陳青牛的歌聲,不由臆想出了一個古典,浪漫的故事。
一個樣貌英俊,才學出眾,風度翩翩的才子乘舟遊玩。
他看著青青的蘆葦,鬱鬱蔥蔥的長在河邊,深秋的露水凝成了白霜。
心想意中人啊,你在哪裡?好像就在河水的那一邊。
才子逆流而上去找她,河道艱險路太長,順水去找她,對方彷彿就在水中央,天姿靈秀,氣舒高潔。
青青的蘆葦,密密叢叢,露水都還沒幹,意中人兒在何方?好像就在河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