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誠情(第2/2頁)
章節報錯
沈南寶曉得這是因著方才官家那賞賚才有的他們這麼豪言相待,她笑了笑算是回應。
沒人響,張安也不覺著冷場,反正恭敬話磚頭瓦塊的來了一車,就這麼送沈南寶到了成平殿。
淑妃正坐在殿內上座,一手撐著額,聽見動靜才捨得睜眼,見是沈南寶,又瞧見一旁跟來的是張安,妙目溜過一道光的下了座。
“這麼快便回來了?”
張安沒說官家嗽疾的事,這畢竟牽繫著國本,少不得會有人拿來作文章,遂只是一笑,“官家要靜養,不能太勞神,何況也念著姑娘舌頭上有傷,說了幾句話便放了姑娘回來。”
至此也沒其他的,淑妃舒了口氣,同張安說道幾句,張安急著回去幫襯乾爹,便作揖要走,只是臨到走時不忘叮囑沈南寶一句。
“姑娘且耐心等著,應當不下二日,姑娘的祖父母就會進宮來了。”
撂下這話,張安才跨出了門,循著甬道不見了蹤影。
淑妃顯然是被張安的話怔愣住了,好半晌才回過神,用一雙鮮異的目光打量著沈南寶,也不曉得想到什麼,綿長的一嘆,“好生休息罷,到時候見你祖父母,且得要勞神呢。”
其實淑妃什麼顧慮,沈南寶瞧得分明,但目下這等情況,她也鬧不清官家肚兒裡什麼名堂,說什麼也難以保證,還不如就這樣,靜觀其變。
沈南寶打好了主意,安安心心用著藥,擎等著祖父母進宮。
也正正如張安所說,二日過後,趙家老倆在黃門的攜領下來到了成平殿,這時沈南寶的傷也好些了,能短促的說一些話。
淑妃料想著親人相見總有些私密話要說,便特意在偏殿備下了茶點供沈南寶和他們一敘。
趙家老倆過來前顯然早就曉得沈南寶近來的遭遇,遂趙老太太一進門,也不說什麼話,紅著兩眼正正站在沈南寶跟前。
沈南寶有些日子沒見老倆口,只覺得他們瘦了,含淚上前,還沒來得及怎麼著呢,趙老太太一個巴掌就拍在了她肩頭上。
“我先前怎麼跟你說的,你怎麼就是不聽呢!非要觸犯禮教,惹得這麼多人碎嘴,碎嘴也就罷了,你們還鬧到衙門去……你真是……你就算不怕浸豬籠,你就不怕氣死我倆!”
說得急,嗆烈了嗓子,以至於說道後頭格澀了起來。
趙老太爺哀哀拍了拍趙老太太,“咱姑娘沒事就好,您瞧,姑娘還因此進了宮,住了這麼大的房子,還享了這麼大的殊榮,讓我們倆進宮和姑娘相見。”
趙老太太被趙老太爺的話氣得,乜了一眼他,喉嚨卻壓低了,“你當進宮是好的?沈府那麼一家子的破爛事,就整得咱閨女焦頭爛額,但到底有轉圜的地兒,可宮裡不成,說錯一句話腦袋就和頸子分了家!”
這話匝地有腳步聲從廊下響了過來,三人面面相覷,皆是諱莫如深。
只見得門口踅進來一淑妃那簇金的錦裙,伴著幾個託著物黃門,還有一綠袍的官員,淑妃笑盈盈的,指著綠袍的官員道:“這是翰林院的劉待詔,他奉官家的令兒,想請教老倆口一些事。”
至於是什麼事,劉待詔沒同淑妃說,淑妃也明白應當是官家那邊囑託的,當下便不作多留,領了人來,同沈南寶說笑了幾句,就藉故走了。
待到人走遠,劉待詔吩咐著幾個小黃門擺畫卷的擺畫卷,摞筆的摞筆,而他朝著趙家老倆深深一俯身。
“我奉官家的令兒,想請教二位一些事。”
說話間,劉待詔直起了身,鄭重地看向趙家老倆,“還請同我描述一下那顧氏的容貌。”
其實事情到了這份上,腦子再不開竅,也咂摸出來了意思,沈南寶坐在圈椅上,靜靜瞧著趙家老倆在那兒和劉待詔比劃,只覺得恍如夢寐。
漸漸的,那顧氏的容貌被七拼八湊的描繪了出來。
沈南寶湊上去看,不算太過分叫人矚目的容貌,但盛在清麗,彎彎的一道柳眉配著杏眼,很有欲語還休的況味。
這就是她的母親。
原來她母親長這樣。
可惜舌根傷沒好全,就是哭也得按捺。
趙老太太曉得她的心情,哀哀地將她摟在了懷裡,嘴上卻打趣,“你可別嫌棄你母親長得普通,你要曉得你母親曾說過好多次了,她這樣的長相生出你這樣的閨女,簡直是上輩子攢來的福。”
沈南寶怔了怔,那壁的劉待詔卻已收了畫卷,朝幾人告辭,就此覆命去了。
沈南寶這時才道:“我……娘這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