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太陽照常升起。

汴京城中,一夜之間滿城戴孝,家家戶戶掛起了哀悼的白幡。

皇城外,跪滿了七品及以上的京官和身有爵位的勳舊,人人身戴重孝,處處都是一片嚎啕大哭之聲。

辰時,兩側掖門被開啟,龍圖閣大學士、六部尚書、在京的宗室子弟,也都一併戴著重孝從門裡出來。

緊接著出來的,是兩個身穿黑色孝服的內侍,各提著一條丈許長的響鞭。

“噼啦!”

兩個內侍將響鞭猛地掄起,半空中兩道渾圓的弧度互相交錯,合成一聲脆響。

然後又是兩聲鞭響,沉重的午門發著嗡嗡悶響,徐徐洞開。

“咚——”

鐘鼓樓的鐘聲響起,佛寺的鐘聲響起,道觀的鐘聲響起,一霎那間,汴京所有大鐘齊鳴,向世人宣示著:

大周王朝的轉折點到來了。

無數人伸長了脖子,朝那黑魆魆的門洞內張望,卻什麼都沒看到。這時,韓章突然率領著眾公卿朝著午門外的廣場跪拜下來。

四隊白衣白甲白馬的皇家儀仗軍持白幡緩緩而來,身後是一眾宮人,各持著羅蓋、旌旗、大傘、提燈……,當然,種種器物都糊上了白紙。

長長的開路引導隊伍過去後,一具掛著孝布的巨大御輦出現在眾人面前。了,它被七十二名孝衣內侍抬在頭上,緩緩向著午門前進,後面又是看不到盡頭的衛隊。

韓章聲音洪亮道:“恭迎新君聖駕!”

“恭迎新君!”

百官全部朝著御輦的方向叩拜行禮,御輦緩緩行至百官面前,威嚴而莊重,最後“轟”地一聲穩穩停住。

御輦的門終於開啟,百官屏住呼吸,等待著新君的駕臨。

然而先行走下御輦的並不是趙宗全,而是一個一襲白衣的年輕男子。

“盛長楨!”

有人無聲地在心中高呼,認出了此人的身份。

朝臣們此時多已知曉盛長楨在大亂中立下的潑天功勞,對他出現在此倒是並不多麼驚訝。

但知道歸知道,如此恩榮在身,任誰也免不了會眼紅嫉妒,一時間,無數心思各異的目光齊齊投到了盛長楨的身上。

盛長楨面色沉靜,望向御輦中,微微屈身,伸出了右手。

一身重孝的趙宗全,這時才在盛長楨的攙扶下,從御輦上緩緩下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般的聲音立時響起,令趙宗全心潮澎湃,不能自已。趙宗全就踏著這無盡的榮耀,從午門步入皇城,直至紫宸殿。

百官起身跟隨,盛長楨也默默然回到了班中。

紫宸殿中,所有人按位次站定,一個內侍站到了丹陛前,展開手中的明黃色絹帛,扯著公鴨嗓高喊:“大行皇帝遺詔!”

“呼啦啦——”

殿中人全部跪倒,聆聽先皇的遺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