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藏鋒(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宗全毫不留情地擊碎了兒子的美夢:“今日之前,朝堂上袞袞諸公,又有誰認識我趙宗全一個小小團練使?就算我拿著詔書,他們能認我這個天上掉下來的太子嗎?
再說了,皇位有什麼好的,你難道忘記了你祖父嗎?”
被父親充滿威壓的目光一掃,趙策英立刻啞火,低下頭悶不做聲了,當然,他的心裡並不服氣。
其實趙宗全這話也不是全無道理,冊立太子,向來是在群臣見證之下,由皇帝在朝會上宣佈的,之後還要祭告天地,舉行大典,再明發旨意,昭告四海。
這一整套下來,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名正言順。
如今汴京大亂,趙開益被逼得沒辦法,才不得不傳位趙宗全,傳旨之人還只有一個扮作禁軍、渾身髒兮兮的盛長楨,這在凡事最講儀禮的大周,的確容易惹人非議。
但要是細究起來,就不難發現,趙宗全所言,其實全是藉口!
平時無事時,冊立太子走那麼一套流程當然是合情合理。
但現在是什麼時候?
兗王叛亂!汴京落入叛軍之手!趙開益危在旦夕!
如此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法,再去拘泥於禮儀規矩,豈不可笑?
趙宗全不知道這些嗎?不,他只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說到底,趙宗全所擔心的,無非是風險兩字而已。
什麼是風險?
比如,趙開益受不了兗王折磨,最後寫下了傳位兗王的詔書。
試想一下,如果兗王和趙宗全分別拿著詔書昭告天下,一個是奪儲熱門,實力雄厚,一個籍籍無名,二者之中,天下人會信誰?
再如果,趙開益寧死不給兗王詔書,最後被兗王逼死,兗王模仿筆跡寫份矯詔,就算趙宗全拿著真詔書又如何?天下人又會信誰?
退一萬步講,兗王最終失敗,趙開益被趙宗全救了下來,很順利了吧,但要是這個時候,趙開益反悔了,不想立趙宗全為太子了,怎麼辦?
下書吧
知道血詔存在的,就那麼寥寥數人,就算趙開益反悔了,又有誰能替趙宗全作證?
即使趙宗全找到證人,難道他還能去和皇帝打官司嗎?
風險,這些就是風險。
誠然,以上情況發生的機率並不那麼大,就當前的情況而言,趙宗全還是很有可能順利繼承皇位的,至不濟,也能憑藉大義割據一方,和兗王對峙。
可但凡有一點風險,趙宗全都不願意投身其中。
他怕啊!
想當初,趙宗全的父親趙概,兩次進宮被當做儲君培養,兩次都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
結果呢?
一切如夢幻泡影,都成了一場空。
最後登上皇位的是趙開益,而趙概則只能默默憂懼而死,成了一縷無人問津的孤魂。
正是因為有這樣慘痛的教訓擺在面前,才讓趙宗全空負一身才幹,卻根本不敢顯露半分,凡事都隱忍低調,絕不出頭冒尖!
藏劍於鞘,收斂鋒芒,為的,只是安穩度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