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殷家庶子(二合一)(第3/3頁)
章節報錯
別看生倭和熟倭看起來好像涇渭分明、大不相同,實際上他們都是從倭國流亡至此,彼此間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
事實上,東南沿海活動的大部分生倭,都處在藤原的影響之下,藤原一聲令下,他們就要傾巢而出。
藤原暗中指使生倭沿途襲擾殷家船隊,準備給殷若虛一點厲害瞧瞧。
誰知殷若虛早有準備,此時的殷若虛羽翼已豐,手下大小船隻數百艘,能戰水手數千人,儼然一個海上小王國。
海上作戰,打的就是遠端,真正接舷而戰、短兵相接的時候其實很少。
堅實的財力後盾下,殷家船隊各種精良武器簡直用之不竭,連倭人引以為傲的倭刀,在殷家的長弓勁弩下,也失去了以往的兇威。
生倭的襲擾非但沒有讓殷若虛退縮,反而讓殷若虛看穿了倭人的色厲內荏,從此以後行事更加肆無忌憚。
直到殷若虛把手伸向倭國,藤原終於徹底坐不住了。
南洋還好說,倭國的生意可是他們這些熟倭的基本盤,如今殷若虛越過他們,直接和倭國做生意,這就等於是掀了熟倭們的飯碗吶!
於是,一眾熟倭大頭目們聚集到藤原處,請他拿個主意。
眾人吵吵嚷嚷,只有一箇中心思想,那就是不能讓殷若虛這個小兒再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了,一定要把他打掉!
藤原心裡對殷若虛也是恨得咬牙切齒,但人家實力雄厚,藤原也拿他沒辦法。
正急得團團轉呢,有人就上來獻“妙計”了。
獻計這人是個假倭,叫做井上三和,原名何蝦。
所謂假倭,其實原本就是大周人,不過為了更好地融入倭人團體,扔掉了爹孃給的名字,給自己取了個不三不四的倭名。
大周子民兆億,其中免不了有幾顆老鼠屎,背棄祖宗,自甘為奴,何蝦就是其中一個。
他在倭人這邊混得倒也不錯,是藤原的參謀之一。
何蝦獻的計策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讓大周人對付大周人,讓殷家人對付殷家人。
藤原不解,何蝦陰惻惻地解釋道:“殷家家主可不是他殷若虛啊!”
藤原恍然大悟,立即就派何蝦上岸。
何蝦本就是負責藤原和殷家間生意聯絡的,對殷家熟悉得很。
很快,他就搭上了白婉婷身邊的管事白齊,添油加醋地向他抱怨起殷若虛在海上的滔天權勢。
何蝦相信,這些訊息必定會傳到白婉婷耳中,而白婉婷絕不會對此無動於衷。
果然,沒多久,白齊主動和何蝦聯絡,稱自己與殷若虛有仇,要和他商議一起對付殷若虛。
何蝦又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出這管事背後是白婉婷在暗中授意,於是假模假式地對白齊的話表示相信。
雙方一拍即合,一場陰謀漸漸醞釀而成。
數日後,殷家一處港口受到生倭突襲。
殷若虛有些奇怪,這處港口位置頗為隱秘,平時他都是用來存運兵器的,怎麼會被生倭發現呢?
還好當時港口中的船隻大都已經駛離,只有一艘剛從南洋回來的貨船停在港口中,最終的損失並不大。
可就這麼一件小事,卻很快就被捅到了殷廣面前。
殷廣早就對殷若虛繞開熟倭直接進行海貿有所不滿,如今這件事雖小,卻成了殷廣爆發的引子。
殷廣一面斥責殷若虛粗心大意,造成損失,另一面更是要求他立刻停手,迴歸之前的貿易模式。
殷若虛哪裡肯依,在父親面前據理力爭,認為殷家應該推動朝廷放開海禁,而不是繼續掩耳盜鈴。
兩人爭執不下時,殷廣搬出了殷家子孫不涉朝政的祖訓,殷若虛雖不滿於父親的食古不化,但也不敢正面對抗,只能偃旗息鼓。
殷廣不依不饒,嚴令殷若虛,要他必須剿滅劫船的生倭,否則就要奪去他主管海貿的職務。
殷若虛無奈,只好帶人追剿那夥生倭,也就是伊藤等人。
於是在上元縣,殷若虛碰巧救下了盛明蘭,之後又遇到了盛長楨。
在盛長楨的火攻之計下,他們不費一兵一卒盡剿這夥生倭,殷若虛還俘虜了伊藤,稱得上是凱旋而歸了。
不過,回到殷家之後,情況並沒有殷若虛想象得那麼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