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時三刻,太陽還沒有升起,只在天邊暈染出一片微亮的晨光。

此時正是乍暖還寒時候,尤其是清晨,寒風格外刺骨。

不過,汴京城的攤販們似乎絲毫沒有受到天氣的影響,紛紛帶上傢伙什,到街上準時開張。

早飯的騰騰熱氣衝散了凜冽的寒風,溫暖了過往的早起行人,伴隨著這股沁人暖意,汴京城這座龐然大物也漸漸甦醒了。

晨起的大小官員們穿戴整齊,或乘轎,或騎馬,或步行,往皇城中的各類衙署聚集而去。

如今,由於老皇帝的病情,早朝已經近乎廢止,但衙門裡的工作卻還是不能耽擱的,無論所屬衙門是忙碌還是清閒,官員們都必須到各自衙署中應個卯。

因此,每逢晨時,皇城口的關卡都是車馬雲集,高官顯貴如過江之鯽。

雖然大家都是熟人了,但礙於規矩,守門的禁軍還是不敢有所怠慢,對進門之人一一查驗。

官老爺們還是比較看重體面的,規規矩矩地排著隊等候查驗,期間順便和周圍碰面的同僚打個招呼。

還有一些“交際花”式的官員,似乎哪裡都有熟人的樣子,在隊伍中來回穿插,春風滿面地在人群中侃侃而談。

皇城門口,就這麼一派忙碌而略顯無聊的景象。

就在這時,原本安靜的隊伍後方突然傳來騷動。

數十名披甲騎士開路,一行排場盛大的車隊,朝著皇城門口緩緩而來。

“是邕王!”

有人驚撥出聲,聽者無不心中一凜,自覺不自覺地讓開道路來。

車隊到了皇城門口,終於停下,車隊中央的華轎穩穩落地,一個衣衫華貴、滿臉威嚴的微胖中年人掀簾而出。

“邕王殿下。”

“殿下萬福。”

“臣毛許見過殿下。”

……

邕王剛一露面,周圍等待入城的官員就紛紛圍攏過來,向邕王見禮。還有人湊到邕王面前,希望能混個臉熟。

對這些人的熱情,邕王表現得頗為矜持,只是輕輕地點頭致意。

但即使是這樣,被回覆的官員也是一臉的喜不自勝。

“諂媚小人!”

有人上趕著討好,也有人冷眼旁觀,對這些隨風倒的牆頭草不屑一顧。

但不屑歸不屑,即使是那些對邕王沒有什麼好感的官員,也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

將來繼承大統的,恐怕就是這位邕王了。

自從趙開益聽從大臣們的勸諫,決定過繼宗嗣後,滿朝文武的目光就聚焦於兩個人身上。

邕王,和兗王。

雖然大周宗嗣無數,但真正有競爭儲位能力的,也就是這兩位王爺罷了,至於其他人,能坐上儲位的機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兗王雖然頗有精明強幹的美稱,不過與之伴隨的,還有暴躁殘忍之名。

這使得百官們有些擔心,如果推兗王上位,會不會早就一位獨攬大權的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