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權宜之計(第2/2頁)
章節報錯
人口占比的大多數,只能在少得可憐的土地刨食,這才是致亂的根源。
就算有一兩種高產作物,也只能暫時緩解這種情況罷了。
說到底,土地問題不解決,就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百姓的吃飯問題。
不過徐文長也有一點沒說錯,如果土豆在大周迅速傳播開來,至少在當下,大周百姓確實可以暫時免去飢餓之苦。
《一劍獨尊》
因為土豆的出現將原本的山地瘠土轉化成了良田,實質上就是增加了大周的可耕土地面積。
這部分土地在以前並沒有受到大地主的關注,基本都是荒地,普通百姓很容易可以進行開墾。
這就相當於,原本被分配完畢的蛋糕又被做大,多出來的就可以供普通百姓使用,百姓們的生活自然也就過得好了。
但只要分配製度不變,蛋糕早晚都會再度像以前一樣被侵吞乾淨。
至於這一天什麼時候會到來,就不是盛長楨能預見的了。
盛長楨現在想的,就是權作救急,把眼前的局面應付過去再說。
至於其它更深層次的變革,以盛長楨現在的權勢地位,卻是有心無力了。
當然,哪怕是皇帝,也很難推動這樣的變革。
因為其中涉及的利益群體實在太龐大了,他們的實力足以顛覆這座帝國的一切,甚至再造出一個大周來。
想當年,老皇帝趙開益繼位時,也是個雄心勃勃的年輕人,一心想要銳意改革,開創一番新局面。
但真正開始實施一些舉措之後,趙開益很快就遭到了現實的迎頭痛擊。
在那段時間,趙開益產生了一種可怕的感覺,如果他再一意孤行下去,恐怕連屁股底下的皇位都要坐不穩了。
這種感覺,讓趙開益無比恐懼。
他這才意識到,原來皇帝也不是萬能的。
所以自此之後,趙開益便一直採取“修養生息”的大政方針,數十年如一日,一直延續到今天。
“唉,想那麼多幹什麼,還是先把眼前的事做好吧。”
盛長楨腦海中百轉千回,最終所有的思緒都化成了一聲嘆息。
為大周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問心無愧即可。
盛長楨重整精神,擺出一副笑嘻嘻的樣子,對徐文長道:“師兄,我有一事想要請你幫忙。”
徐文長訝異道:“何事?”
“我想請師兄為這土豆起個新名字。”盛長楨笑道。
見徐文長一頭霧水的樣子,盛長楨又連忙解釋道:
“這土豆想要推廣開來,一方面要得到朝廷的重視,一方面又要得到百姓的認可,而有個好聽的名字,就是此事的開始。”
“原來如此。”
徐文長思索片刻,隨即點頭道:“沒錯,土豆、爪哇薯這些名字終究還是有些上不得檯面了,聽到這名字,恐怕朝堂上的袞袞諸公就第一個看不起此物,平白給推廣之事增加阻力。看來,是得重新起個好聽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