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及此,雖然知道這是必經的過程,但盛長楨還是忍不住有些心疼姐姐。

明蘭似乎看出了盛長楨眼裡的擔心,笑靨如花道:“小七你不知道,說起來,書坊能順風順水地發展起來,還多虧了景年呢。”

“包景年?”盛長楨微微一愣,旋即又很快領悟過來。

在這個時代,純粹的商人是沒有出路的,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勢必就要和官面上打交道。

推出幾個管事在臺前操作,權貴自己則隱於背後攫取利益,這已經是汴京官場中心照不宣的秘密了。

盛長楨幾乎可以肯定,菊香書坊兼併的那些老牌書坊裡,就有汴京權貴之家的產業在。

在商場交鋒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遵守商場上的規則,一旦自己落入頹勢,說不得就會使出一些盤外招來掀桌子了。

所謂盤外招,一方面是地方上的地痞無賴,一方面就是就是官府的力量,面對代表強權的官府,再強大的商人也只有任其宰割。

好在菊香書坊有包景年的股份在,震懾住了那些宵小之徒。

包景年如今已經是禁軍副指揮使,算是皇帝近人,自身權勢已經不小,更別說他身後還站著包家和文家。

思路客

包家是包龍圖後代,在官場中人脈深厚,門生故舊遍佈朝野,影響力巨大。文家的文延樸更是兩朝元老,現任龍圖閣次輔,權勢僅在首輔韓章之下。

這樣的背景實在是太駭人了,哪怕是有實力和包文兩家掰一掰手腕的頂級權貴,也不願意為了書坊這樣“利潤微薄”的生意和這包文兩家作對,紛紛選擇了退出。

在明蘭接下來的講述中,盛長楨還知道了她安撫這些書坊背後權貴的手段,那就是由菊香書坊繼續支付原本屬於他們的那份利益。

這筆錢說多不多,卻可以化解怨氣,還能把一大幫權貴綁上菊香書坊的戰車,藉此得來的人脈才是明蘭和殷若虛最看重的。

盛長楨對明蘭的做法很是讚賞,雖然自己這方政治上的背景深厚,但這也不是四處結仇的理由,廣交朋友、和氣生財才是正理。

否則,說不定就會有人含恨報復,攛掇捕風捉影的御史上書彈劾,惹得菊香書坊的股東一身騷。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明蘭在政治上的覺悟顯然也很是靈醒。

盛長楨思忖片刻,又補上了一條建議:“可以以書坊的名義,在各地建立藏書之所,免費供貧寒士子借閱。”

明蘭美眸一亮,盛長楨的建議不僅有助於幫菊香書坊在讀書人中塑造好名聲,還給菊香書坊向各地的拓張提供了一條極好的途徑。

要知道,治下文教水平如何,也是地方主官考績的重要方面,關係到地方主官的政績,他們自然會十分上心。

以興建藏書之所開道,菊香書坊就可以很快和地方主官建立良好關係,對書坊在當地的生意大有裨益。

“那這藏書之所該叫什麼好呢?”

“就叫三味書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