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奏章思忖半晌,趙宗全召來內侍:“宣韓章覲見。”

等了半個多時辰,韓章風塵僕僕地趕來,在殿門外把氣喘勻後,這才入殿拜見趙宗全。

趙宗全也沒多廢話,直接讓人把奏章交給韓章。

韓章看到廣西道大捷,邕州之圍已解,頓時難掩喜色,知道這是撬動朝中局勢的契機,但看到接下來的內容,他的臉上也變得和趙宗全一樣凝重。

良久之後,他才躊躇著開口道:“陛下,彭盛二人解了廣西之困,固然功莫大焉,但他們意欲乘勝追擊,還想犁庭掃穴,滅了交趾一國,似乎,似乎有太過些莽撞了。”

趙宗全面色沉靜,緩緩道:“彭時和盛長楨僅僅靠著南下的三千人,就能大破交趾十萬精銳,可見其用兵之能。如今上請反攻交趾,也只是動用廣西道一道之力,不用朝廷另加支援,似乎也無不可。”

趙宗全的態度已經很明確,韓章也只能暗自嘆息。

說到底,還是滅國這個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大周開國以來,面對四面八方的蠻夷,一直都採取守勢,幾乎沒有什麼疆土上的增益。就算是打下一州之地,在大周都可以算是不世之功了。

可如今呢?彭時和盛長楨張口就要滅了交趾!交趾再小,那也是一個國家啊,若是屠滅其國,少說也能替大周開疆千里,這是何等的功勳!

如果彭時和盛長楨真的做到了,趙宗全的威望將會急劇提升到一個巔峰,乃至於能和大周的開國太祖比肩。

太祖也沒有過滅國之功啊!

到時候,朝野上下,還有人敢於反對趙宗全的決策嗎?就算是太后,恐怕也只能黯然退居幕後,安心養老了。

只能說,彭時和盛長楨的請求來得太是時候,正好卡在朝中新舊兩派相爭的當口,讓趙宗全同意發動這場戰爭的可能性達到了最大。

只是這畢竟是一場滅國之戰,非同小可,韓章身為首輔,必須慎重對待,給出自己的意見。

“陛下,交趾位處極南,多山地,遍瘴癧,大軍越境征伐,必將舉步維艱。

雖然彭盛二人言說只需一道之力即可成功,但戰端一開,後果難料,若是陷入苦戰,遷延日久,恐怕還要朝廷施以援手。

到時候大軍一動,靡費錢糧無數,百姓難堪其苦,必將怨聲載道,請陛下三思啊!”

“朕相信彭盛二位卿家。”

饒是韓章一陣苦勸,趙宗全仍然固執己見。

“盛長楨在奏章中說,攻伐交趾,勞師遠征,不宜動用數十萬的大軍,少數的精銳反而更容易成功。

如今廣西道已整編出三萬熟知地理、適應環境的本地精銳,只要配以精良軍械,待雨季一過,揮軍南下,必將所向披靡!”

見趙宗全主意已定,韓章也只能無奈作罷。隨著登基的時間越來越久,這位新帝的威嚴也日益加重了。

而且趙宗全和趙開益的執政風格大不相同,頗有些雷厲風行的意思。若是韓章再一昧質疑他的決定,恐怕下場就不會太美妙了。

沒辦法對趙宗全表達不滿,韓章就只能埋怨起遠在廣西道地彭時和盛長楨來。

盛長楨年紀輕輕貪慕功勞也就罷了,彭時多麼老成持重的一個人,怎麼也跟著盛長楨胡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