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長楨建議趙宗全從京營抽調三千兵援南,就是要用這三千京營中的精銳來改造廣西軍,替廣西軍塑造出一顆軍魂來!

殿中諸位重臣都是知兵事之人,就連趙宗全也有軍中的經歷,自然能明白盛長楨所言中蘊含的道理。

眾臣之所以沉默,只是震驚於盛長楨對軍事問題的洞若觀火,又想到盛長楨比自己小了好幾輪的年紀,心中感慨萬分。

儘管早就知道盛長楨天資縱橫,遠邁常人,但此時眾臣還是忍不住在心裡感慨一聲:真是個妖孽!

沉吟了良久後,韓章站出來說道:“陛下,臣覺得盛少詹所言有理,只需三千人,即可解廣西之困。”

彭時也肯定地說道:“抽調三千人,既不會影響京營的戰鬥力,還可以免了大軍調動的繁瑣,飛速馳援廣西,以解邕州之圍,這是一舉兩得啊!”

他將視線轉向盛長楨,毫不吝嗇地給出了一個極高的評價:“盛少詹真乃知兵之人!”

彭時是大周的兵部尚書,數次作為方面重臣平亂定疆,為大周的和平穩定立下汗馬功勞,說是大周最懂軍略的人也不為過。

能從他口中得到一句“知兵”的評價,可想而知盛長楨這次給彭時帶來的驚訝和震撼有多大。

“好,就依盛愛卿所言,從京營遴選精銳三千!”

此時,趙宗全也已經把事情想了個透徹,看向盛長楨的目光中滿是讚許之意,不過賞賜盛長楨可以暫且壓後,邕州之圍卻是等不得了,現在更重要的,還是安排援南之事。

趙宗全的視線落在了彭時身上,沉聲問道:“彭愛卿,朕欲以你為平南大都督,並暫代廣西道巡撫,統領廣西軍事民政,平靖交趾之亂,你可願意?”

彭時聞言,當即上前俯首聽命:“國家危難,臣既食君之祿,自當為君分憂。臣遵旨!”

趙宗全欣慰道:“這幾年,彭愛卿南征北戰,戰功赫赫,辛苦你了。”

彭時感激涕零,不知所云。

確認了援兵來源和援南主官之後,這次軍議的目的就算是達到了,韓章等人各自告退,只有盛長楨被趙宗全留了下來。

韓章等人心知肚明,這是趙宗全準備酬賞盛長楨獻策的功勞,自然也沒有二話,徑自離開了。

援南不止是調動兵馬的事,輜重糧秣的供應還要龍圖閣來主持協調,接下來,韓章他們還有得忙。

軍議結束後,趙宗全原本凝重的臉色明顯緩和下來。

雖然邕州依然還被交趾軍圍著,但平南方略已經定下,接下來就只需按部就班,靜待成果即可,趙宗全自然也就不像先前那般急躁。

此時,他臉上帶著絲絲笑意,對盛長楨直接親切地以名字相稱:“長楨,這裡也沒外人了,這次你替朝廷立下大功,說說吧,想要什麼賞賜?”

盛長楨垂首答道:“臣別無所請,只求陛下恩准,讓臣出外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