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你們吃飯吧,我就不打擾你們了。”靜的心情總之就是非常的開心,也不待有人挽留就化作四柄黑劍向堂外飛去。

“別管她了,”清劍仙輕嘆一聲後,順手從桌上玉碟裡夾起一塊魚肉放入莫亦秋碟中,繼而笑道,“亦秋,來嚐嚐這三清群山的味道。”

莫亦秋聞言拿起筷子,瞅了眼盤中魚肉,又對著桌上玉碟端詳再三,最後斷定無論從品相還是香氣,這都應該是三清蒸魚。只是從盤中這塊魚肉的色澤來看,與山腳下那家小攤的差距就出來了。同樣是溪水裡的虹鱒魚,同樣是潔白的魚肉,但卻是羊脂玉與普通白玉的區別。他小心翼翼地撿起放入口中......入口即化!登時,純粹的魚鮮味,和獨特的草木香氣,沒有任何衝突地在舌齒間剎那綻放。

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嘗啊!那種從味蕾盛放的悸動,化作清風沐雨而過。使人彷彿在倏忽間置身於三清群山之中,有盈盈花草為伴,與涓涓溪流同遊。清劍仙說這是三清群山的味道,果然不虛此言!

“這才是地道的三清蒸魚,我可是從小吃到大的。山腳下那些小攤根本沒有抓到精髓,所以我才不稀罕呢,之前不過是跟你們鬧著玩兒的罷了。”齊武仙挺著胸膛驕傲地嚷道,雖然在當事人心目中毫無說服力就是了。

“唔,好好吃。”霜娥罕見地主動說話了,她原本有些鬱悶的心結在這塊晶瑩剔透的魚肉中轉瞬化開,莫名又慶幸起了這次意料之外的旅行。

清劍仙沒有動筷,而只是輕輕捧起眼前的茶杯,小品一口。他的表情依舊恬靜,只是內心驀地蕩起一層淺淺的漣漪,不管過去將來如何,眼前這種久違的溫馨......真好啊。

除了三清蒸魚外,桌上還擺著白灼泉蝦、籠中三鮮等等。雖然菜名相同,但和山腳下的比較起來簡直是兩種菜餚,那種獨特的草木清香大概就是仙家所謂的“食之甘霖”吧?

“對了,亦秋,你們今天請教玉老有什麼結果嗎?”齊武仙停下與霜娥暗中較勁、爭鋒相對的筷子,突然問道。

“嗯......”莫亦秋沉默片刻,他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去介紹自己的能力,於是索性抬起拿筷子的手,隨著月輝點點縈繞指尖,滿池鯉魚脫離池水,就像被不可見的手捉住了一般,漂浮在空中不停的掙扎,“就像這樣,但是說實話我也不清楚這股力量究竟是什麼。”說完,他將月輝撤去,鯉魚歸池,濺起滿池躍動的水花。

“沒有任何氣的流轉跡象,卻能做到隔空御物......真是奇事。”齊武仙摸著下巴,嘖嘖稱奇。

“念力麼?”清劍仙放下茶杯,波瀾不驚的眼瞳中也浮上些許奇色,“你在隔空御物時,是如何調動精神力的?”

“就是在腦海中創造出那件事物的大概印象,然後我想著聚,他們就聚,我想著他們起,他們就起。”莫亦秋回憶著說道,只是他刻意隱去了這種力量啟動的前提是他與月亮千絲萬縷的聯絡。

“那就不是念力,據我所知,念力御物的原理是將精神力附著在物件上以達到控制效果。可是按你這個說法,倒又有點類似我們的以氣御物,同樣是一個念頭,區別是我們需要預先在所御之物上留下自身氣的印記。”清劍仙解釋道,此時他也有些困惑,但轉而內心又有些許興奮,“你這種能力,著實有趣,或許即使是我們也未曾接觸,甚至聽聞過。”

“這樣的話,看來以後得給你制定專項訓練計劃了,不能讓你像宗裡那群不學無術的小子一樣白白浪費了這種天賦。”齊武仙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再看向莫亦秋的目光瞬間就變成了匠人看著自己鐘意石胚的目光。

“對了,亦秋,就目前而言,你使用這能力有什麼侷限嗎?”清劍仙問道。

“侷限的話,應該是精神力吧?過於沉重的東西,如果強行操縱的話,會感到超級累。”莫亦秋如實答道,當然,他依舊隱藏了一些他認為沒必要說出來的事,那就是力量剛剛覺醒時,在那種玄之又玄的狀態下,他的極限似乎輕而易舉地就被打破了。

“精神力的話倒是與道門元神異曲同工,這樣,飯後我帶你去藏書閣挑幾部錘鍊元神的功法,你先練著試試。”清劍仙端起茶杯小酌一口後,輕描淡寫地說道。或許對於外界而言,天劍宗藏書閣的每一部功法都是仙家的無價之寶,但對天劍宗弟子來說,不過是幾卷竹簡罷了。

“多謝清劍仙。”莫亦秋趕緊道謝,他在意外之餘,也是激動得不行,看來這次天劍宗之行還真是來對了!

ps:三清蒸魚:世人皆知“天若不生清劍仙,仙道萬古如長夜”,清劍仙固然是御劍道的第一人,但鮮有人知的是,他在丹道上亦有不俗的造詣。清劍仙的煉丹天賦最絕的地方就是,別人炸爐可能會剩下一地焦炭,而他炸爐總能炸出點有趣的新花樣。這三清蒸魚就源自清劍仙年輕時煉丹的一場意外,那場意外中,他從爐子裡刮出稍許味道奇異的丹液,又恰逢師尊嚴宗主垂釣歸來將新鮮的泉水魚交給他去做午飯。抱著整蠱的想法,他將丹液藏在魚腹中,同時在蒸籠中加入些許草藥掩蓋丹液原本的氣味。誰知師尊吃後,竟感嘆人間極品,並命清將此配方傳於民間。時過境遷,隨著與亞美利加區的交流,引進了新品種的冷水魚——虹鱒魚,虹鱒魚之肉質鮮嫩迅速引得了三清群山居民的熱愛,並逐漸代替了原先的泉水魚成為了三清蒸魚的主料。另外由於在民間丹液並不易獲取,所以民間捨棄了丹液這一精髓,而轉用各種醬料代替,或者乾脆不放(譬如莫亦秋吃過的那家就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