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完結(第1/2頁)
章節報錯
來到盜洞口後,黃才義先是朝裡面看了看。
黃才義是第一次看見盜洞,他不知道盜洞打成什麼樣才算合格,但是看著眼前這條極不規整、滿是石頭的通道,他覺得合格的盜洞一定不是這個樣子。
不過,從尺寸上判斷,應該是可以容納自己進入的,黃才義也就沒說什麼。
盜洞裡面的空氣倒不是很難聞,他原本想象一個剛開啟的墓穴應該是充滿了腐臭味兒,大有可能和以前自家的茅房一個味道。可是他現在聞到的不過是一股土腥味,稍稍帶著一點溼溼的味道,這讓他放心了許多。
“你們在這裡等我,明白嗎?”黃才義衝蒙古士卒問道,他原本是想讓他們在洞口接應自己的,可是他不知道說這麼多話他們懂不懂,於是乾脆,他不指望這些半身不遂的人了。
蒙古士卒互相看了幾眼,隨後同時點點頭。
黃才義也不管他們究竟聽沒聽懂,一俯身,便鑽進盜洞。
爬到一半的時候,他的身體便將外面的光亮完全擋住了,不得已,黃才義拿出火摺子,利用零星的火光為自己照路。
盜洞不是很長,黃才義爬了差不多兩丈遠便進入到墓穴,他拿出一根蠟燭,將火摺子吹著後點燃了。
黃才義趴在洞口打量了一圈,看見墓穴果然如蒙古士卒所說,“不是很大”。不僅“不是很大”,比黃才義想象的還要小。
只見“墓室”中間擺著一口方方正正的棺材,棺材的樣子和黃才義以前見過的完全不一樣,而且這口棺材不知道用什麼材料做的,竟然看不到一絲腐爛的痕跡。
而整個“墓室”,只比棺材高出一點,黃才義覺得自己站進去後甚至都直不起腰。除此之外,整個墓室也僅僅只是比棺材大一圈,墓室的形狀並不規則,大上的那一圈都不能容納一個人正常走過。
打量完墓室之後,黃才義覺得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的墓室,不過就是挖葬坑的時候挖得大了一些而已。
不過比起墓室的大小,黃才義更關心的是“墓室”四周的畫紋,剛進來的時候,因為看不太清,黃才義還真以為是畫上去的紋路,直到他靠近了,才發現這些紋路並不是畫上去的,而像是某種苔蘚。並且這些苔蘚似乎有脈搏一樣,規律地散發出一種綠色的光芒。
畫紋呈現出不規則的網狀,頂部沒有,只從四周一直延申在棺材底部。另外,“墓室”的四個方向各有一塊沒有畫紋的地方,顯得很突兀,黃才義從盜洞鑽出來後檢查了一下,發現這四個地方都是韓雨伯所說的那種“血陶”,其中一面正對應著外面挖出來的“石門”。
這些“血陶”各自嵌在一條通道里,黃才義看見那些畫紋從四周的“墓室”壁上延申到這些通道中,然後一直沿著通道的壁往裡延申。
黃才義仔細看了一圈,忽然想明白了,“墓室”中間的棺材應該是透過那些畫紋和四個方向的“血陶”互相連線,雖然不清楚這些接連之間具體有什麼作用,但是黃才義猜到肯定和那神秘的“攝魂術”有關。
看完“墓室”,黃才義的注意力終於放在棺材上。
棺材的材質是木的,沒有任何腐爛,而且也不像黃才義看見過的那種一邊高一邊低的棺材,而是四四方方,非常規則的棺材。
棺材有蓋,用木銷楔著,整個棺材用一種黑紅色的顏料塗抹,沒有一絲剝落的痕跡。
黃才義拿出從吳樂生那兒找來的撬棍,伸進縫隙中後沒用多大力就將棺蓋給撬開了。
棺蓋很沉,黃才義用了很大的力氣才將它推開,
推開一看,裡面躺著一個完好的人,說它完好,是因為它並不像腐屍或者乾屍那樣膨脹或者萎縮了,而是和普通人一樣非常飽滿。只不過它渾身覆蓋著和那些畫紋一樣的苔蘚,並且隨著畫紋的規律一起散發著綠光。
棺材裡有不少陪葬品,大部分是玉器或者翡翠之類的,黃才義估摸著能值不少錢。
黃才義彎著腰、耷拉著腦袋,只覺得站也不是蹲也不是,光是這彆扭的姿勢就把他累得夠嗆,更何況他還得用力將棺蓋給撬開。
索性,他一屁股坐下來,背靠著棺材休息了一會兒。
黃才義無法辨別這究竟是不是離耳國古墓,他也不關心,說到底,這跟他沒有半點關係。他唯一好奇的,就是這古墓到底有什麼古怪,而現在,他看見了古墓,也大概瞭解那個攝魂術是怎麼回事,於是他心裡的那點好奇心頓時就煙消雲散了。
現在,他只需要想辦法讓韓雨伯也能進來,只要韓雨伯能竟來,這裡的事就了結了,也就沒他什麼事兒了。
這麼想著,黃才義看向墓室四周的那些苔蘚,他心想既然棺材和“血陶”透過那些苔蘚相連線,那是不是隻要斬斷這些苔蘚,這裡的攝魂術就會失效呢?
說幹就幹,他身上帶著撬棍、鐵鏟之類的工具,這點活兒用不了多久就能幹完,於是他一隻手拿鐵鏟、一隻手掄撬棍,三下五除二便將牆上的苔蘚颳了個稀巴爛。等他忙活完再看向棺材裡面時,果然發現屍體身上的苔蘚已經不發光了,而且那些苔蘚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萎縮。
看見這一幕,黃才義知道自己的行為起作用了,便趕緊鑽進盜洞,飛快地爬了出去。
在外面等待的人見黃才義進去了很久,正以為他出了什麼事呢,忽然看見一個人頭從盜洞裡鑽出來,立馬被嚇了一大跳。而等他們看清是黃才義時,一個個驚慌的面孔立馬浮現出敬佩和驚訝的神情。
黃才義沒跟他們打招呼,爬出來後馬上朝韓雨伯等人跑過去,而這邊韓雨伯等人也都是一臉震驚的表情,不可思議地看著黃才義飛奔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