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清明節(第2/2頁)
章節報錯
兩人互相稱讚了兩句,便跟老大和宋夫人打了招呼,隨後朝臨安城走去。
黃成傑給他們安排的院子雖然離臨安城不算遠,但也不算近,而且當初為了避人視線,黃成杰特意找了處隱蔽的地方。從院子裡出去沒有大路,只有一條隨著地勢起伏蜿蜒的小道。
清明時分的臨安城春意十足,氣候非常怡人,路旁的野花,頭頂的鳥語,無一不讓二人心曠神怡。
兩人一路歡聲笑語,沒過多久就來到城門口。
也許是因為經常出入臨安城,對於城門口的守軍,兩人都沒有剛來時的那樣厭惡。
和往常一樣,臨安城裡很熱鬧,出入城門的人也很多,那些士兵懶洋洋的,除非是大件行李,否則的話,他們看都不看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眼,更別說盤查了。
經過城門的時候,鄭玉山非常大方的說明了自己的來意,而此時大多百姓進城來也都是採買清明節所需物品的,所以兩人很容易便過了關。
城裡面很應時節,大街小巷都擺著販賣香燭紙錢的小攤兒,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賣小吃的,只不過這些小吃攤遠沒有香燭攤熱鬧,畢竟這種年月,吃飯都吃不飽,尋常人家又哪兒來的閒錢買小吃呢。
看著城裡熱鬧,黃才月便有心想多逛一逛,就不著急採買。
這一逛就是一上午,黃才月買了一大堆各種小吃,隨後拉著鄭玉山走進一家酒樓,想吃完中午飯再回去。
兩人上至二樓,找了個靠窗的位子,點了三個菜。
吃飯的時候,三個蒙古人走了上來,這三個蒙古人一出現,原本正熱鬧談笑著的食客馬上安靜下來,黃才月看見他們都是一臉緊張的表情,有幾個人甚至看都不敢看一眼。
只見三個蒙古人在大堂裡大搖大擺的轉悠著,每當他們靠近一桌食客,那些食客便馬上恭敬的站起來,不停的給他們陪笑行禮。
可是蒙古人似乎不滿意,看完這桌又看那桌,最後,他們的眼神便投向黃才月和鄭玉山的桌子。
兩人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便愣愣地看著蒙古人越走越近。這時,跟在蒙古人身後的小兒快步走上前來,俯身在兩人面前說道:“二位貴客,這三位大人看上這個地方了,要不兩位移步,我給兩位另找合適的桌子。”
黃才月一看見這些蒙古人就氣不打一處來,鄭玉山也是如此,兩人都擔心過多糾纏下去會憋不住火氣,就很痛快的答應了。
那小兒如蒙大赦,一個勁兒的要給兩人添盤菜,算是給兩人的補償。
誰知道就在他們起身離開的時候,其中一個蒙古人卻搖了搖頭,用不太標準的官話說道:“不用這麼麻煩,他們跟我們一塊兒吃。”
說著,這人的手就搭上黃才月的肩膀,一用力,便將黃才月重新按回到椅子上。
黃才月正想發作,卻看見鄭玉山在使勁給自己遞眼神,於是她咬了咬牙,把氣嚥了回去。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