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賣豆腐(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心急的鄰居已經急著找張秀梅打聽豆腐攤什麼時候開張,他們要多買幾塊。
“明天賣!”
第二天,葉楚楚煮了三鍋豆腐。張秀梅擔心賣不完,結果剛出攤左右鄰居就湊過來照顧生意。他們昨天吃過豆腐,都誇味道不錯,沒有豆腥味,還帶著一絲甘甜。
家裡人吃了都說好,一碗豆腐上桌就被搶光,今天都想多買兩塊。趕集的村民看到他們排隊,也好奇地湊熱鬧,問他們:“這家的豆腐真有那麼好?”
“好吃,我家小孫子吃了都說好!”王大娘提著四塊豆腐高興地離開,家裡人多,一兩塊豆腐根本不夠吃。
鎮上居民都知道王大娘的小孫子身體不好,從小吃藥比吃飯還多,不愛吃飯的孩子都能說豆腐好吃,那味道不會差。
“老闆,你這豆腐怎麼賣?”
張秀梅一邊找錢,一邊回話:“三毛一斤,也可以用黃豆換。”
“喲,這辦法不錯,你等著,我家還有黃豆。”
用黃豆換豆腐是葉楚楚出的主意。打豆腐也要買黃豆,還不如用黃豆換豆腐,這樣吃的人肯定更多。
聽說能用黃豆換豆腐,原本不打算買豆腐的人,都有意買一兩塊回家燒菜。黃豆也不值錢,誰家都能輕鬆找出幾斤黃豆,放著也是放著,不如拿來換豆腐。
三鍋豆腐不到半天時間就賣光了。沒買到豆腐的人都要問一句:“明天能不能多做點?”
“大娘,明天你早點來!”葉楚楚笑著提醒沒買到豆腐的人明天趕走。她就沒打算明天多做,自然要避開這個問題。
葉建剛等收攤,才問母女倆:“賣了多少錢?”
葉楚楚數了一遍毛票,五十斤黃豆出了一百多斤豆腐,一共賣了五十六塊五,粗略扣去黃豆成本,還能賺個十來塊錢。
這還沒扣除房租、水電費,燒的柴和人工費,把所有成本加進去,最多賺個七八塊錢。
葉楚楚對這個數字不是很滿意,不過她還要上學,一天能賺個七八塊已經很不錯了。
張秀梅就不相信一天能賺這麼多錢,她懷疑葉楚楚數錯或者算錯賬。
“沒錯。”葉建剛跟著數也是五十六塊五。
“明天再多賣點。”張秀梅提議道。
葉楚楚搖頭:“每天賣三鍋就夠了。”
張秀梅不懂為什麼有錢都不賺,不過葉楚楚以人手不足為理由,還真讓她無法反駁。她的手剛拆石膏,還不能幹重活。
葉楚楚也要去上學,每天打三鍋豆腐已經是極限。
葉建剛比張秀梅清楚一點:“鎮上只有那麼多人,多了不好賣,欠著賣更搶手。”
葉楚楚對葉建剛刮目相看,話糙理不糙,這不就和飢餓營銷一個道理。葉建剛比張秀梅更懂生意經,看樣子豆腐攤可以交給他接手,她的主要精力還是用在學習上。